气候专家认为,中国新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令人失望”且“不尽如人意”,他们警告称,这一承诺远远达不到避免气候灾难所需的行动水平。

但这一目标也燃起了人们的希望:中国迄今为止只承诺阻止排放量上升,但在可再生能源产能大幅扩张的背景下,其可能低估了其能够实现的减排水平。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在联合国发表视频讲话时表示,中国将在2035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当前水平基础上削减7%至10%。

这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污染国首次明确提出减排目标。

习近平称,减少碳排放是“时代潮流”,承诺将非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并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六倍。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放弃减排努力之际,中国的目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处于重要时刻,但与《巴黎协定》的目标相比仍有差距。

柏林政策研究所气候分析部门首席执行官比尔·黑尔告诉半岛电视台说,“不幸的是,这非常令人失望:这个目标不会降低排放量——它低于中国在现行气候政策下可能实现的水平。”

“中国可以做得更好,但这远未体现其最高目标。”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 (CREA) 估计,中国需要减排约 30% 才能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

该协议于2015年由195个国家通过,呼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5 摄氏度(2.7 华氏度)以内。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行动被视为尤为关键。特朗普本周在联合国发表讲话,称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是“有史以来对世界最大的骗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 2025 年 9 月 24 日星期三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气候峰会上发表视频讲话(美联社)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告诉半岛电视台说:“中国令人失望的总体目标错失了展现真正领导力的机会。”

“当科学呼吁全力冲刺时,北京却选择蹑手蹑脚地前进。不幸的是,这一承诺仍然会让世界走上灾难性的气候影响之路。”

习近平主席的声明并未解答关于排放目标的关键问题,包括北京将如何定义排放峰值。

许多气候专家认为,中国的排放量已经达到峰值或将在今年达到峰值,但一些观察人士警告称,这一趋势既受到新冠疫情期间商业活动下滑的影响,也受到可再生能源推广的影响。

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发挥着矛盾的影响力。

尽管中国约占全球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但它也是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导者。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生产了全球约80%的太阳能电池板和70%的电动汽车。

据总部位于伦敦的能源智库Ember称,中国还生产了全球约60%的风力涡轮机。

2018年7月2日,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深井镇的荒山上,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拔地而起(盖蒂图像)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大力投资煤炭。

据加拿大煤炭协会(CREA)的数据,去年,中国新增和暂停的煤电项目开工近100吉瓦(GW),创十年来最高纪录。

350.org政策与活动副主任安德烈亚斯·西贝尔告诉半岛电视台说,“中国的新承诺显然未达到预期。尽管习近平主席此前承诺要严格控制新增煤电,但中国刚刚批准的项目数量超过了近十年来的任何时候。”

“今天宣布的目标,对基准年含糊其辞,对可再生能源的预期也较为保守,这为煤炭密集型行业的排放量持续增长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尽管如此,气候专家仍表示希望,中国的目标能够预示着未来将发生更多变革。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驻北京的政策顾问姚喆表示,尽管中国的声明未能达到预期,但北京方面倾向于设定“有信心实现”的目标。

姚喆在回应该目标的声明中表示:“令人鼓舞的是,中国经济的实际脱碳水平可能会超过纸面上的目标。”她还补充说,亚洲协会的最新分析显示,中国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可能在今年达到峰值。

亚洲协会的李硕表示,在一个“日益受自身利益驱动”的世界里,中国比大多数国家更有能力推动气候行动。

他说道,“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技术超级大国,其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有望使其超越目前的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推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