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对决:世界将走向何方?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霸权一直建立在两个战略区域——亚太地区和中东——的重要存在之上。
在亚洲,华盛顿通过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结盟,以及在菲律宾扩建军事基地的协议,增强了其影响力。在保持对南海等重要水道的前沿军事存在和海军控制的同时,华盛顿尤其注重遏制任何针对台湾的侵略行为。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尽管世界领导人呼吁停火,以色列仍在加沙杀害85人
- list 2 of 4以色列对加沙战争的今日发展:夜间袭击造成人员丧生与抵抗力量发动新行动
- list 3 of 4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埃拉特发动无人机袭击致22人受伤
- list 4 of 4中国的“数字长城”:能够成功击败大量廉价的无人机群吗?
在中东,华盛顿不仅通过与海湾国家建立强有力的安全伙伴关系、与以色列的情报和军事合作以及在维护地区稳定的同时确保能源持续供应的防务协议,巩固了其影响力。此外,华盛顿还通过埃及作为阿拉伯政治和地区外交枢纽的关键作用,以及在1979年之前与伊朗建立的密切战略伙伴关系(构成华盛顿地区安全架构的基石)实现了这一目标。
然而,这种平衡现在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中国崛起为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技术先进大国、俄乌战争及其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以及朝鲜崛起为一个与这些大国结盟的核武国家。
这些互动在今年9月2日最为明显。当时,北京主办了中俄朝领导人首次三边峰会,恰逢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紧接着,中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美国将此事件描述为“不稳定轴心”的诞生,明确表明这些国家意图重新调整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全球力量平衡。
这一趋势在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4年12月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战略基础均已大幅削弱。
然而,德黑兰仍然对美国利益构成重大挑战,特别是其继续拒绝遏制其核计划,以色列和西方国家认为伊朗正在日益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因此,莫斯科、北京和平壤的任何支持都将给予伊朗更大的谈判勇气,使其能够对西方联盟采取更具挑战性和更坚定的立场。
这些综合互动不仅使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考量复杂化,而且也增强了德黑兰在中东的影响力,强化了地区威慑力,从而服务于其利益。
中国的军事和战略雄心
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得到了清晰的展示,对国际力量平衡构成了新的战略挑战。
此次阅兵展示了一系列先进系统——从鹰击系列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到电子战设备——所有这些都明显是为了对台湾和南海进行战略威慑和进攻投射。
卫星图像证实了数十个机动反舰发射器的存在,其中包括旨在遏制美国在西太平洋海军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
此次阅兵还展示了东风-31AG公路机动弹道导弹和东风-41重型弹道导弹等战略导弹系统,这两种导弹都能够携带洲际弹头。
此外,核潜艇上还装备了巨浪-3水下弹道导弹,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打击远程水下目标的能力。
此外,此次演示还展示了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首款具备作战能力的隐形无人机——FH-97。这款无人机能够与有人驾驶战斗机协同执行侦察、打击和电子战任务,堪称中国力量的倍增器。
其他平台还包括自主地面系统、水面和水下无人机以及定向能武器,这些都是中国向人工智能驱动的多域战转型的组成部分。
这些能力不仅旨在让中国国内民众放心,也是为了向美国军队、地区伙伴和对手发出明确的信号,即中国是太平洋地区一支强大的力量,必要时有能力确保重要的能源走廊安全。
这将重塑中国作为经济强国以及地区战略格局中积极合作伙伴的形象。北京在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阅兵式上,试图提醒世界秩序其在击败日本、结束战争最后阶段所发挥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了这一点。
朝鲜与地区安全挑战
中朝关系的恢复对地区和全球安全架构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金正恩与习近平和普京并肩站在一起,不仅标志着中朝合作的复苏,也标志着建立一种制度性共识,确认朝鲜希望被视为真正的核大国而非被边缘化的国家的雄心。
历史上,朝鲜一直充当着隐蔽而有效的军火经纪人,向伊朗、阿萨德政权统治下的叙利亚等国家以及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等非国家武装团体提供导弹技术和常规武器。
突出的例子包括伊朗供应喀秋莎火箭部件、在阿萨德政权时期对叙利亚弹道导弹能力的贡献,以及最近也门胡塞武装发射来自平壤的飞毛腿导弹。
如今,令华盛顿恼火的是朝鲜与北京的政治利益交汇,以及与莫斯科的军事技术合作。自2023年9月以来,朝鲜已向俄罗斯派遣了超过2万个弹药集装箱、超过100枚弹道导弹和超过1.1万名士兵,以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这公然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多项决议。
尽管朝鲜军队作战能力薄弱,但对俄罗斯的援助确实提升了其战地作战效率。朝鲜火炮和导弹,包括NAS N-23型导弹,其可靠性已超越传统水平。在乌克兰战争中,朝鲜为俄罗斯提供了高达40%的弹药。
作为回报,金正恩政权获得了战场经验、先进的武器技术和资金支持,从而形成了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
这一事态发展不仅对东亚(韩国、日本和美国军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具有严重影响,而且对中东也具有严重影响。
尽管朝鲜向伊朗转让武器并未最终证明其支持伊朗的核野心,但以色列和美国情报机构发现有迹象表明平壤参与了叙利亚核项目,据信该项目由伊朗资助,该项目于 2007 年被以色列空军瞄准并摧毁。
还有明显迹象表明,在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之前,朝鲜曾向利比亚提供导弹和铀浓缩技术,支持其核计划。
朝鲜核技术重返中东的可能性使平壤和华盛顿之间本已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凸显了美国盟友之间战略协调的迫切需要,也加强了监控和防止先进技术扩散到华盛顿对手手中的必要性。
走向多极体系
从美国的战略角度来看,中国、俄罗斯和朝鲜融合成一个单一、相互交织的体系,体现出多方面的复杂性。一个战略领域的压力——例如南海的海上威慑——可能会引发其他领域的升级,例如向中东某些国家提供先进武器。这迫使华盛顿重新审视其战略,不再将其视为与一系列独立挑战的对抗,而是将其视为与一个试图修改和破坏国际规范的国家联合轴心的全面斗争。
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军事信号。近期中国、俄罗斯和朝鲜领导人之间的外交对峙,以及随之而来的官方招待会,都体现了北京挑战西方在全球事务中主导地位的雄心日益增强。
北京对伊朗的坚定支持——特别是拒绝实施新的制裁并继续购买伊朗石油——是故意破坏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并允许受到美国经济制裁的国家在其他框架内运作。
此外,中印关系给美国的战略考量带来了日益复杂的挑战。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一致同意加大力度缓解边境紧张局势,恢复直航,并将彼此视为“伙伴而非对手”。
然而,华盛顿认为,长期存在的摩擦依然存在,包括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投资、对水资源的雄心勃勃的需求以及严重的贸易不平衡,这些都阻碍了信任的建立。
从华盛顿的角度来看,这些发展使印度成为其战略的核心,提升了其作为亚洲重要大国的价值。
因此,印度与美国国防和技术合作的发展——包括联合军事演习以及在联合倡议框架内拓展关系——反映了旨在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趋同。然而,由于印度试图在保持决策独立性与深化与华盛顿的战略协作之间取得平衡,两国关系仍然高度敏感。
近期的贸易紧张局势使这种平衡更加复杂。美国对印度从服装、珠宝到化学品等一系列出口产品征收高达50%的高额关税,以惩罚印度以折扣价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强度的严重担忧。
另一方面,制度联盟有助于巩固这些互动,因为上海合作组织和新扩大的金砖国家集团已成为新兴多极秩序日益增长的支柱。
上海合作组织最初是一个区域安全集团,现已大幅扩展,吸纳了伊朗和白俄罗斯,并致力于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巩固了其作为西方大国主导的机构的可靠替代方案的地位。
同样,金砖国家集团也经历了深刻的战略转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伊朗等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国家的加入,使其经济实力翻了一番,并通过投资、扩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努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强了其在重新定义全球治理模式中的作用。
多极化挑战时代的美国战略
然而,尽管出现了由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组成的所谓“不稳定轴心”,但这一共识却因内部矛盾和战略分歧而受到损害,限制了其凝聚力。
该地区一个主要裂痕是印度和中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导致反复发生军事对抗,例如 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
尽管2024年《边境巡逻协议》在德普桑和德姆乔克等地区恢复了一些先前的安排,但核心领土主张仍未解决,相互信任仍然根深蒂固。
这种脆弱的和平状态使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变得复杂,并经常与印度的地区野心发生冲突。
除了印度之外,俄罗斯在平壤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可能使中朝关系进一步紧张。2024年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包含共同防御承诺,导致朝鲜在乌克兰冲突中向俄罗斯派遣军队和军事援助,这削弱了中国作为朝鲜主要盟友的传统地位,也给北京带来了战略上的复杂性,使其必须在支持平壤与对抗俄罗斯侵占其势力范围之间取得平衡。
“轴心”内部的这些裂痕为美国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战略机遇。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双边关系,特别是在国防和情报共享领域,美国可以增强印度相对于中国的地位,并使北京的地区雄心变得更加复杂。
美国还可以利用其影响力调解和支持印度的安全关切,以平衡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强硬立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必须巩固其在欧洲和亚洲的传统联盟,使其战略、经济和外交态势与长期伙伴关系目标保持一致。
在欧洲,这包括加强与欧盟在乌克兰和平努力上的合作,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支持以维持基辅的韧性,并向莫斯科发出跨大西洋团结牢不可破的明确信息。
我们不应该采取对印度等主要伙伴征收高额关税等单边措施,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建立多边伙伴关系上,例如与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四方安全对话,并在贸易、技术和基础设施融资方面提供切实的激励措施,以促进与亚洲伙伴的持久合作,同时加强北约内部的凝聚力。
与此同时,美国必须重新调整其在中东的战略,以恢复与阿拉伯伙伴的信任,并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可靠的参与者。
这需要与海湾国家、埃及、约旦、叙利亚、土耳其和欧洲伙伴合作,制定阿以冲突的公正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对以色列战争机器施加有效压力,将军事援助与条件挂钩,要求人道主义救援,并制定可行的两国方案路线图,以减轻冲突对稳定的影响并加强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道德地位。
鉴于这些现实,华盛顿迫切需要转向全面、综合的战略,包括管理联盟、提高经济效力以及重新调整在中东等动荡地区的立场。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可以维护其信誉,巩固其战略存在,并塑造一个西方原则在敌对联盟的挑战中保持影响力的多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