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中国速度不值得羡慕
2025-09-15T13:19:23.557Z

(德国之声中文网)《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文章称,眼下,所有有关德国竞争力的讨论,几乎无一例外都会拿中国来作比较。在这里,新的建设项目几个月就能拔地而起,而不是像在德国要几年甚至十几年,这就是许多人所艳羡的“中国速度”。作者写道:
“然而,如果揭开中国经济的表象看一眼就里,很快就会发现,‘中国速度’并不完全是成功模式,而只是一个幻像。被许多德国企业家奉为诸多经济问题解药的这一速度,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国经济走入了一条死胡同。想让德国加速的人,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把速度当作实力。经济生活中,速度无疑是重要的,但不计代价追求速度却会适得其反,将导致停滞没有需求盲目上马项目、用补贴吹起产业泡沫、过剩产能充斥市场,——中国提供了例证。
这一点在房地产行业体现得最为明显。多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增长引擎。那些以飞快速度建起整片城区的开发项目推高了产业的热度。但如今,许多新建建筑空置,像恒大这样的企业倒闭,数百万家庭担心积蓄会打水漂。速度已然成为泡沫,长期地动摇了中国人的信心。”
相关图集:盛极而哀 中国房产业风雨飘摇






在光伏、电池和电动汽车等工业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国家扶植的产业盲目投资扩张、地方政府以为追求增长和速度,结果是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陷入价格战和利润减少的恶性竞争,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到处都是一样的情况:追求速度成了目标。然而,短期内让人瞠目结舌的业绩,长期看却留下了巨大的过剩产能、低效的结构和巨额债务。尽管中国经济并未一蹶不振,但眼下却看不到能持久解决‘中国速度’悖论难题的方案。
……在德国呼吁‘中国速度’的人都应该认真审视一下:中国史无前例快速崛起背后的体制,对德国来说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警告:一个人也可能以高速驶上错误的方向,陷入巨大的麻烦。”

习近平的“反法西斯”战争
瑞士出版的《新苏黎世报》文化版刊登题为《习近平伪造历史》的历史解析文章,对中国领导人不久前阅兵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叙事进行了驳斥。作者回顾了中国抗战的历史背景,包括所谓“统一战线”以及中共利用抗日战场发展壮大自己力量的事实后总结道:
“中国对日本帝国进行了8年的抗战。仅凭一己之力,中国几乎无法战胜在工业、技术和军事上占据优势的日本。最终,美国投下核弹后日本投降,才结束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另一方面,正是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在中国造成了真空,让蒋介石的力量耗尽,而使得共产党乘虚而入。美国历史学家和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1962年写道:‘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很难想象毛泽东会取得成功。’
习近平、普京和金正恩在二战结束80周年之际以‘反法西斯’的名义庆祝胜利,彰显他们的团结,纯粹是对世人的嘲讽。这一团结掩盖了一种与反法西斯主义毫无关系的极权主义心态,这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反对基本自由价值观的战争的表现。乌克兰、台湾和韩国等国家正处于这场战争的前沿。”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