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
2025-09-20T14:02:58.151Z
在受影响企业中,46%的企业都能确认至少一次来自中国的袭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则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声明,对Bitkom调研报告对中国的指控予以“坚决驳斥”。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德国信息产业、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的调研,87%的受访企业都表示在2024年遭到过间谍行为、破坏行为、数据盗窃的影响。据此估算对德国经济造成了2892亿欧元的损失,比2023年上涨了8%。这些损失中,既包括置换损坏设备的费用,也包括法律诉讼费用以及营业额损失。

Bitkom的此次调研涉及了全德国1002家年营业额超过100万欧元、员工人数不少于10人的企业。报告还指出,在这些受影响企业中,46%的企业都能确认至少一次来自俄罗斯的袭击能够确认中国网络袭击的企业比例同样也是46%。排名第三的则是非欧盟东欧国家(31%),紧随其后的还有美国(24%)。

28%的受影响企业能够将至少一次袭击归咎于外国情报机关。同时,也有68%的企业将袭击归咎于有组织的犯罪团伙。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则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声明,对Bitkom调研报告对中国的指控予以“坚决驳斥”。声明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并依法予以打击。中国不鼓励、不支持、更不容忍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活动。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中国确实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中国大使馆认为Bitkom的调研报告“毫无根据,缺乏专业性”,并“强烈敦促德方停止利用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反华政治操弄和宣传。”

德国宪法保卫局加强与企业合作

根据调研报告,在总共2892亿欧元的经济损失中,大约2020亿能直接归咎于网络袭击。大约60%的受访企业表示,网络袭击已经对公司存亡造成了威胁。34%的企业称曾经遭到过勒索软件攻击----黑客锁死重要的企业数据,称在获取赎金方才解锁。

在9月18日的调研报告发布会上,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候任局长塞伦(Sinan Selen)指出,人工智能也在这些袭击案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塞伦对媒体表示,宪法保卫局将加大人力、技术、运营方面的投入来帮助德国企业抵御这种攻击。

Bitkom还指出,目前大约有35%的企业从安全机关获得了袭击者的线索,这也体现了安全机关与企业加强合作的成果。与此同时,德国企业自身也在加大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投入。根据调研报告,2022年,德国企业的IT安防投资仅占IT预算的不到10%,但是到了2024年,这一比例就上升到了18%。不过,根据Bitkom以及德国联邦信息安全署(BSI)的建议,企业IT安防的投入应当至少占IT预算的20%。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