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爱媛县考虑采用新手法调查日本水獭是否灭绝
【共同社9月4日电】日本爱媛县正在考虑实施采用新手法的调查,旨在确认作为该县代表性动物而长期受到喜爱的日本水獭是否已经灭绝。虽然日本政府已将其列为灭绝物种,但爱媛县以“与上次确认到栖息的时间相距尚不足50年”等为由,一直将其列为濒危物种。而今年距离县内最后一次捕获日本水獭已过去50年,县政府希望明确是否仍有存活。
日本水獭属鼬科,在河岸挖掘洞穴栖息。曾在日本广泛分布,但明治时期以来因水质污染和过度捕猎而急剧减少。爱媛县内最后一次发现日本水獭是在1975年的宇和岛市,此后虽不断有目击报告,但均未能证实。
全国范围内,1977年在德岛县发现过尸体,1979年在高知县须崎市有人目击到活动,此后的日本水獭栖息情况一直不明。环境省认为“很难想象其在人类视线之外仍持续生存”,2012年将其列为灭绝物种。
爱媛县今年7月召开了面向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修订的有识之士小组会议,就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协商。迄今的调查都是使用红外线感应摄像头,有意见要求今后引入可读取河川或土壤中生物排泄物等所含遗传信息“环境DNA”的最新技术。
县政府将在小组会议得出结论后,考虑把调查费列入预算。提出该方法的小组会议成员、NPO法人理事长山本贵仁表示:“应当在尽可能调查后,再判断是否灭绝。”
由于日本水獭作为“河童传说”的原型而广为流传,当地吉祥物的设计也由此汲取灵感,其与爱媛县渊源深厚,期待其仍存活的人也很多。
负责小组会议的松山东云短大名誉教授松井宏光(生态学)推测其“存活的可能性应该很低”,但同时指出人口减少也令有些区域正在恢复曾经的自然环境,强调“希望在那样的地方能有幸存”。
环境省透露,日本国内仍坚持将日本水獭列为濒危物种的地区除爱媛外,仅有德岛和高知两县。爱媛的动向预计也将影响两县的判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