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当世界谈论“亚洲世纪”时,印度尼西亚已成为其最显著的象征之一。

印度尼西亚横跨17000多个岛屿,几十年来一直被视为饱受腐败和分裂困扰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在短短二十年内,它已跃升为二十国集团中一支新兴的经济强国,并成为亚洲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印度尼西亚的飞跃并非偶然。它源于深刻的改革,以及将其地理和人口多样性转化为力量源泉的战略眼光。

雅加达是如何成功地从一个依赖原材料的脆弱经济体转型为引领数字产业和绿色能源的多元化经济体的?是哪些内外因素促使这些分散的岛屿转型为一个一体化的全球市场?

崛起的开端

自1945年独立以来,印尼一直深陷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包括行政腐败、基础设施薄弱、主要岛屿(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巴厘岛)与偏远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及过度依赖石油、煤炭和棕榈树等原材料的出口。

在苏哈托执政(1966-1998年)时期,印尼政府依靠“自上而下”的增长模式,经济以自然资源和外国投资为基础。然而,腐败和裙带关系扼杀了生产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经济结构的脆弱性。

然而,苏哈托的倒台标志着历史性转变的开始,印尼走向政治开放,选择权力下放的体制,并实施了经济改革,使印尼经济更加透明,竞争力更强。

自2000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经历了一场结构性转型,深化了经济和金融改革,重点是开放经济、促进投资、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减少对石油和煤炭的依赖)、改善治理以及打击腐败。

在经历了数十年令人窒息的中央集权之后,印度尼西亚于2014年通过了《乡村法》,将资源和决策权下放至基层。约10%的国家预算以直接拨款的形式存入村庄账户,用于当地道路建设、生产项目和社会服务。

这项法律催生了乡村融资政策(Dana Desa),彻底改变了印尼的发展面貌。2015年至2024年间,超过600万亿卢比流入乡村,惠及超过8万个村庄。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修建了超过26万公里的乡村公路和数千座桥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260万人。村庄不再是听命于首都的附属单位,而是拥有自主预算和发言权的独立决策中心。

这些指标为真正全面发展的启动创造了新的环境。它们代表了印尼深刻的经济转型历程:复兴始于乡村,而非宫殿;村庄成为与全球市场接轨的生产引擎。

为了落实这些举措,印尼成立了投资协调委员会,简化了投资者的审批程序,并逐步降低税收以吸引跨国公司。法律也进行了修订,以鼓励交通运输和能源领域的公私合作。

印尼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将支出和行政权力从雅加达移交给地方政府。尽管存在风险,但这一举措加速了各地区的发展,并将偏远和边缘化的岛屿转变为新的增长中心。

政治改革也使印尼在动荡的环境中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民主国家,使其能够通过一部温和的宪法来包容其宗教和种族多样性,同时保持基于“多元一体”座右铭的统一的国家认同。

或许所有这些不断深化的改革都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和国家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体化岛屿经济

印尼的转型之路独具特色,它并非依赖“单中心”模式,而是构建了网络化的岛屿经济。每个岛屿都拥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爪哇岛已成为制造业和科技中心,苏门答腊岛以能源和农业为特色,加里曼丹岛以采矿业和石油为特色,苏拉威西岛以镍和战略矿产为特色,巴厘岛则以旅游业和数字服务业为特色。疫情爆发前,印尼每年的游客数量超过1600万人次,并计划到2030年达到2500万人次。

雅加达通过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和港口连接这些岛屿,构建了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一体化经济体系,类似于一条相互衔接的“内部供应链”,减少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印尼目前是东南亚最大的数字经济体,年电商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这得益于Tocopedia和Gojek Bukalapak等本土企业。这些公司不仅将网络经济模式引入当地市场,还为年轻人才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在制造业方面,印尼不再满足于出口原材料,而是开始在本地生产。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国,镍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部件。印尼正寻求与韩国和中国合作,打造从采矿到制造的一体化生产链。印尼正在投资,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电池生产和清洁能源中心。

所有这些助力印尼转型为一个全球市场,这不仅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超过2.8亿的人口,也源于印尼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印尼企业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向亚洲、欧洲和非洲出口。

得益于银行业改革和旨在推广电子支付的“数字卢比”项目的启动,雅加达也已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印尼还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增长支柱。为了满足工业市场的需求,印尼在各地区建立了技术大学和培训中心,并在私营部门的支持下启动了“每年培养1000名国家工程师”计划。

外交政策:中立与有效

印度尼西亚奉行基于“有效独立”的外交政策,在大国之间保持中立,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它是中国的贸易伙伴、美国的主要投资者、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活跃成员以及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

这种平衡使其能够在不完全与任何轴心国家政治结盟的情况下吸引投资。印度尼西亚还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升其国际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业与贫困人口的脆弱性

旅游业增加了巴厘岛等岛屿的收入,但也造成了依赖外国人的脆弱经济,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解体。在奢华度假村的背后,是一群为旅游业服务、收入微薄的贫困工人。

印尼与独立战争

20世纪90年代,印尼货币暴跌,西方金融机构对该国实施紧缩措施,包括私有化、削减补贴以及向外国公司开放市场。这些措施一度撕裂了印尼的经济,并引发了动乱,最终推翻了苏哈托的政权。

但这段痛苦的经历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真正的独立并非仅仅在于颂扬主权象征,而在于能够自主规划经济道路,而不受西方指令的束缚。

时至今日,西方公司仍在试图控制这些岛屿的财富,从镍钴矿到为欧洲工厂提供石油的棕榈树。

然而,政府正在进行艰难的谈判,以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本地价值。2020年,镍原料出口暂停,企业被迫在印尼国内建厂。结果,该行业的收入翻了一番,雅加达开始向世界强加其条件。

总而言之

印尼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自觉做出的决定:真正的发展始于底层,解放的衡量标准不仅在于政治独立,还在于思想、财政和生产的独立。

印尼成功地将其分散的地理区域转变为连接亚洲、大洋洲、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紧密经济网络。

如果印度尼西亚遵循同样的改革道路,它有望在二十年内跻身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这个国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地理位置并不能决定命运,而在于远见、意志和将自然边界转化为机遇桥梁的能力。

当村庄拥有自己的资源时,它们会创造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参与塑造自己的命运,发展就会变得有机,而非表面功夫。

本文仅表达作者个人观点,并不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