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龙与鹰之间艰难的平衡博弈
巴基斯坦目前正处于政治和经济史上的敏感时期,它寻求维持与中国的长期联盟,同时加强与美国的关系。
尽管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但鉴于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尤其是在乌克兰战争和南海争端之后,这种做法变得更加敏感。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在伊拉克:穆克塔达·萨德尔的权力终结策略能否奏效?
- list 2 of 4引发加沙争议的芭蕾舞者
- list 3 of 4瓜分俄罗斯的“蛋糕”:美国为何要扩建其破冰船队?
- list 4 of 4“以色列的误导宣传”:哈马斯驳斥美国关于加沙停火协议被违反的说法
关系的根源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并非只是短暂的经济合作,而是长达数十年的战略联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是伊斯兰堡对抗印度的最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支持者。
德里克·戈拉斯·明在兰德公司网站上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数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旨在应对任何挑战。这种关系源于双方共同对抗印度的愿望,并最终希望在与美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为伊斯兰堡提供一个替代的经济和防务伙伴。
近年来,随着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的启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加深,该项目被认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中国已在该项目上投资超过600亿美元,用于大型能源、公路和港口项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俯瞰阿拉伯海的瓜达尔港,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战略出海口,缩短了其通往中东和非洲的贸易路线。
因此,中国不仅视巴基斯坦为经济伙伴,更视其为全球项目中的地缘政治支柱。反过来,巴基斯坦视中国为其国家安全最重要的保障者,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安理会等国际场合也是如此。1972年,北京曾为保卫巴基斯坦而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
兰德公司报告指出,中巴伙伴关系在对抗印度影响力、共享经济和军事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牢固的战略轴心,但近来却面临前所未有的裂痕。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国工程师屡屡遭遇袭击,导致双方紧张关系升级,北京公开批评伊斯兰堡未能保护其公民,并拖延了一些重大投资。
中国则提出了新的安全安排,其中包括限制中国安全人员在巴基斯坦境内驻扎,这反过来又引发了巴基斯坦国内和政治方面的敏感问题。
另一个最突出的争端是关于瓜达尔港的未来,巴基斯坦拒绝让中国在那里建立永久军事存在,而伊斯兰堡则要求北京提供先进的核支持以威慑印度,但这一请求遭到了北京的拒绝。
根据兰德公司的报告,这些事态发展表明“互信下降”,巴基斯坦内部文件称两国关系“冷淡”。然而,预计两国伙伴关系不会彻底破裂。防务合作仍在继续,巴基斯坦正准备接收中国歼-35隐形战斗机。
但持续的经济危机和美国的压力可能会迫使伊斯兰堡重新平衡其外交政策,并可能更加倾向于华盛顿。

重返华盛顿
华盛顿和伊斯兰堡的关系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但现在开始出现谨慎开放的迹象,试图重建双方历史关系的桥梁。
据《经济学人》近日报道,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元帅6月对美国的访问代表着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这不仅对美国与印度的关系产生影响,也对中国和中东地区产生影响。
美国仍然视巴基斯坦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有着漫长的边界,这使得它在任何中亚安全安排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巴基斯坦毗邻中国、伊朗和印度,这赋予了它独特的地缘政治分量。
这些举措是在巴基斯坦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益增加的压力之际做出的。由于中国不提供无条件的财政援助,巴基斯坦正在寻求华盛顿的支持,以缓解财政压力并获得贷款和经济便利。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向美国提出投资12亿美元建设帕斯尼港,这标志着地区格局的转变,为美国在印度洋入口处、瓜达尔港附近的战略要地部署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此举引发了伊朗的担忧,因为伊朗正寻求将恰巴哈尔港发展成为连接印度和中亚的贸易枢纽。
此前,美国撤销了对恰巴哈尔港的豁免,促使其在巴基斯坦海岸寻求替代方案,以增强其影响力并对伊朗-印度项目施压。
作为外交政策参与者,巴基斯坦军方意识到与华盛顿的决裂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军事和外交地位,因此试图在不失去北京的情况下将两国关系恢复到“互利”的水平。
经济竞赛
华盛顿与伊斯兰堡之间的这种新的和解似乎与重塑南亚国际关系的更广泛经济背景息息相关。随着美国对巴基斯坦矿产资源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及中国急于保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巨额投资,巴基斯坦已成为一场地缘政治斗争的核心。这场斗争超越了政治范畴,演变成一场争夺稀有矿产的经济和技术竞赛,而这些稀有矿产正是现代世界重要产业的动力。
拉合尔管理科学大学政治学教授萨尔曼·拉菲·谢赫认为,巴基斯坦正在经历一场新冷战的迹象,这一次的焦点是稀有矿产——现代科技的支柱。美国试图利用巴基斯坦的矿产资源和战略海上位置,而中国则认为,此举旨在削弱其通过瓜达尔港项目和“一带一路”倡议建立的长期影响力。
萨尔曼·谢赫补充说,随着伊斯兰堡签署向美国公司出口矿产的谅解备忘录,北京迅速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控制,此举凸显了两大大国在重要资源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意味着巴基斯坦再次发现自己处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试图在两个老伙伴之间保持平衡,同时又不失去其在南亚的重要地位。

战略对冲
巴基斯坦目前正试图在与大国关系中寻求一种“战略对冲”的平衡,力求获得最大利益,将损失降至最低。
中国仍然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主要武器来源,以及在面对印度时最坚定的政治盟友。中国外交部表示,巴基斯坦仍然是巴基斯坦的战略盟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巴基斯坦已确认,与美国的互动不会损害中国的利益与合作”,强调中巴是“全天候战略伙伴和合作伙伴”,两国牢固的友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寻求重建与中国传统盟友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各界认为,伊斯兰堡非常清楚美国旨在遏制北京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新战略的局限性。
巴基斯坦陆军首席陆军元帅阿西姆·穆尼尔访华几天前,他罕见地访问了华盛顿并与特朗普总统会面,这引发了人们对巴基斯坦未来外交政策方向的广泛质疑。
尽管官方声明谨慎强调中巴关系仍然“牢固且具有战略意义”,但北京对美巴关系的缓和持谨慎态度,尤其是考虑到它认为华盛顿试图渗透其最重要的地区伙伴之一。

中国专家认为,巴基斯坦不会为了从美国获得有限的利益而牺牲与中国的历史同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胡仕胜对此表示:“巴基斯坦不会以牺牲对华关系为代价来发展对美关系,也不会轻易被特朗普的战略所左右。”
正如华夏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Jesse Wang所解释的那样,“特朗普对巴基斯坦的让步似乎让北京感到恼火,但实际上,这并不能影响中巴关系的结构性稳定性,两国关系就像钢铁合金一样,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专家认为,中巴关系已超越战术层面,上升为以安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使得巴基斯坦在地区重新定位时更加谨慎。
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加强与巴基斯坦关系的努力,体现了华盛顿对印度部分立场的不满,也体现了美国试图将巴基斯坦作为其南亚战略的平衡牌,以期在长期内遏制中国的崛起。
另一方面,伊斯兰堡的决策者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美国仍将是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担保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援助的强制性渠道,并且对地区安全有着重大影响。
巴基斯坦意识到,完全顺从任何一个轴心都会以失去另一个轴心为代价,因此它寻求在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中保持微妙的平衡,以确保其战略和经济利益。

挑战与风险
尽管巴基斯坦善于推行战略对冲政策,但这种做法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首先,中国日益增长的敏感性。北京密切关注巴基斯坦与华盛顿的任何和解,尤其是在军事和情报领域。如果北京认为伊斯兰堡被用来在该地区遏制自己,可能会减少投资或冻结重大项目。
第二个挑战是美国的持续期待,华盛顿以不跨越红线为条件提供援助和财政支持,这反映出华盛顿渴望在美国战略利益框架内确保巴基斯坦联盟的稳定。
正如中国学者Jesse Wang所指出的,“从历史上看,巴基斯坦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是并行发展的,没有相互排斥的关系,巴基斯坦的战略价值或与美国的谈判地位取决于其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此外,巴基斯坦的内部局势也构成了重大挑战,政治和经济危机使其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疲软的经济和内部分裂有时可能会迫使伊斯兰堡接受超出其意愿的战略让步。
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和解并不一定威胁到巴基斯坦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深度。北京与伊斯兰堡的关系并非仅仅局限于一些偶然的互动,而是延伸到更广泛的战略层面。然而,这种和解可能会使中国更加谨慎,并促使其重新评估对巴基斯坦伙伴的信任程度。
从中期来看,巴基斯坦将继续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平衡,利用其连接南亚、中东和中亚的重要地理位置。然而,维持这种平衡需要巴基斯坦拥有独立的内部决策权,并进行深刻的经济改革,以避免成为权力争夺的舞台。
巴基斯坦或许没有能力与大国直接对抗,但它拥有足够的筹码,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参与者。它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拥有敏感的战略位置,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坚韧的民众。然而,它在下一阶段的成功取决于它能否在中国巨龙和美国雄鹰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