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诺与执行之间:“COP 30”能否打破气候行动僵局?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签署时,全球气温似乎正朝着升高4摄氏度的目标发展。清洁能源投资增速落后于化石燃料,但碳排放的持续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0%。然而,气候挑战依然存在。
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34.3%,首次超过煤炭发电量。仅太阳能和风能的增长就超过了电力需求的增长,这表明可再生能源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取代化石燃料。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越南创纪录的降雨和洪水造成9人死亡
- list 2 of 4新德里为何要人工降雨?
- list 3 of 4飓风“梅丽莎”风眼离开牙买加并向古巴移动
- list 4 of 4飓风梅丽莎直播新闻:风暴“即将登陆牙买加”
去年,全球清洁能源支出是化石燃料支出的两倍多。超过2万亿美元被用于低碳解决方案,但仍然存在巨大的投资缺口。为了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世界需要投入近三倍于此的资金。
尽管如此,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但增速已低于2015年之前。然而,专家指出,诸多挑战依然存在,其中最显著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资金有限而缺乏信任;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紧张局势下难以协调各方努力;以及气候问题在全球政治议程上的优先级别不断下降。
下个月将在巴西举行的COP30气候峰会预计将重点关注加速气候行动、确保必要的资金以及加强减排合作,以确保全球气温升幅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

气候临界点
大多数报告指出,构成地球安全环境的九大行星边界中,除两条外,其余均已被突破,气候科学家数十年来一直警告的气候临界点如今已迫在眉睫。
格陵兰冰盖、亚马逊盆地和主要洋流等脆弱的生态系统正接近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它们的临界点。温暖水域中珊瑚礁的大面积死亡——海洋生物和数百万人的生存都依赖于此——也表明它们已经越过了临界点。
所有这些危险信号都出现在全球气候行动共识正在瓦解之际,战争和贸易紧张局势分散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力。美国第二次退出了《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不仅拆除了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包括取消可再生能源项目),还积极阻挠其他国家的努力。
面对这些挫折,欧洲已同意购买更多美国化石燃料,并限制或推迟旨在促进可持续商业实践的立法。
在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之前,仅有62个国家(占全球排放量的31%)提交了计划。中国和印度等国尚未提交计划,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35年前将排放量比峰值水平降低7%至10%。

谈判还是执行?
在当前形势下,观察人士质疑贝伦气候大会能否打破气候行动的僵局。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约翰·罗克斯特伦在今年9月发布的《地球边界》报告上表示,“我们可以庆幸,谈判已不再必要;现在是问责和执行的时候了。”
巴西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主席国期间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其工作方案以以往COP会议做出的承诺为基础,例如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提高两倍、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以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同时积极吸纳那些不在谈判桌上但对实现成果做出贡献的各方参与。
罗克斯特伦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年度实施论坛,作为缔约方大会的一部分。这个论坛不应陷入谈判和讨论的泥潭,而应真正展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存在哪些差距,以及如何弥补这些差距。”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全球气候政策项目主任阿拉蒂·拉奥则表示:“我认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清楚地表明,仅仅依靠全球共识是行不通的,我们确实需要与愿意在气候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国家联盟携手前进。”
最近的一份报告阐述了由各国自愿组成的联盟如何通过统一碳价格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筹集数十亿美元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巴西已将此提案列入其在COP30(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三十届缔约方大会)的议程,并邀请盟国举行技术会议进行讨论,为在亚马逊城市贝伦举行的会议做准备。
根据模型预测,如果联盟成员同意设定最低碳价,初期重点关注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碳密集型行业,则与目前的政策措施相比,减排量可减少约七倍,同时每年还可能通过国家碳定价筹集超过1800亿美元的资金。
《巴黎协定》确立了全球适应目标,旨在使适应与减缓同等重要。然而,在就可衡量的目标达成一致,以及更重要的——确保必要的资金方面,进展缓慢。预计COP30将解决这一不确定性。
谈判代表致力于制定目标框架,该框架已在迪拜举行的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八届缔约方大会)上达成一致,旨在通过“巴库至贝伦”路线图建立跟踪进展的指标,并为相关工作提供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
一份新报告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如何成为经济增长的契机,并强调了投资气候韧性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回报。一组研究机构指出,投资适应气候变化的收益约为其成本的四倍,扩大干预措施的规模有望在未来十年创造超过2.8亿个就业岗位。
格兰瑟姆研究所所长尼克·斯特恩在10月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发布该报告时表示,投资适应气候变化将带来“巨大的回报率”。目前的讨论焦点在于如何进行投资以增强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及如何为这类投资创造合适的条件。
研究人员估计,到2035年,气候行动将需要3500亿美元,而目前我们的支出不足500亿美元。到2050年,全球最大的企业将因气温上升和自然环境破坏而面临1.2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全球GDP到2050年可能下降超过18%。
尽管净零排放议程正被民粹主义和右翼政党政治化,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仍能提出真正有效的气候行动方案。世界各地已在不同程度上遭受野火、洪水和干旱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使得在COP上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