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一直认为,钻石的形成需要极其严苛的条件,例如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或者在实验室中使用特殊炉子和复杂技术进行加工。

然而,由东京大学中村荣一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证明,自然界可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模拟钻石的形成——这种方法依赖于电子而非火焰或压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期刊《科学》上。

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纳米钻石(东京大学)

纳米钻石

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只需一束精确的电子束即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制造纳米金刚石,从而改变材料的结构。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会损伤脆弱的有机材料;相反,它能帮助这些材料以一种极其有序的方式重新排列原子。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该方法依赖于一种名为金刚烷的小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三维碳分子,与金刚石的基本结构相似,但含有氢原子来维持分子结构。

为了将金刚烷转化为金刚石,必须去除碳氢键,并用碳碳键取而代之——这正是真正金刚石的特征结构。

这个概念在理论上已经存在多年,但在中村和他的团队改变这一理论之前,没有人相信在不使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这项成就可能有助于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Shutterstock)

特殊显微镜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能够直接观察原子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他们将微小的金刚烷晶体置于显微镜内,然后用电压在 80 至 200 千电子伏特(kV)之间、温度在 100 至 296 开尔文(低于冰点)之间的电子束轰击这些晶体。

几秒钟内,分子逐渐重排,碳链转化为直径仅约 10 纳米的立方纳米金刚石。

根据这项研究,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了微小金刚石颗粒如何逐个形成,同时氢气作为副产物释放出来。

科学家们此前一直认为,电子束会破坏有机分子,因为它们常用于显微镜观察,并可能导致材料降解。然而,中村的实验证明了相反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电子可以催化精确有序的化学反应,帮助构建新材料,而不是破坏它们。

有前景的应用

正如该大学官方新闻稿所述,这些发现并非仅限于钻石。研究人员使用的方法有望革新许多领域的研究,例如电子显微镜,因为它能够在不损伤精细分子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研究。

这项成果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也具有应用前景,例如可以利用钻石制造“量子点”,用于量子计算。

量子点是直径仅为几纳米的超小型纳米粒子,由于其微小的尺寸而具有独特的性质。量子点内部的电子开始表现出“量子”特性,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上运动,就像原子中的电子一样。

来源: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