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發帖 稱新查閱程序「運作暢順」

【獨媒報導】申訴專員公署日前被傳媒揭發,刪除網站上2023年4月前所有調查報告,以及移除《公開資料守則》欄目,做法引起譁然。公署周二(5月20日)起實施新查閱程序,公眾查閱過往的資料需作申請。今日公署發帖稱查閱公署資料程序「運作暢順」,稱已處理首批申請,「仲安排申請人最快喺下星期一上嚟公署查閱資料。」
原本可於網站查閱的多年調查報告,在公署網站更新後消失。公眾需經新訂立的程序申請,即填寫公署網站上的「查閱公署資料申請表格」,或以電郵、書面方式向公署提出申請。根據公署「關於我們」中「查閱公眾資料程序」,顯示署方需時約10個工作日回應,並將安排申請人到上環信德中心的公署查閱資料。
《明報》今日下午報導,記者上周二及前日以市民身份,申請查閱四份調查報告,今日獲公署回覆稱可於指定日子及時間到其上環辦公室查閱,限時一個半小時,可自備紙筆及以手機拍攝文件。《明報》今日另有報導,指立法會議員收到「溫馨提示」勿再跟進事件。
公署周一(5月19日)發稿解釋下架原因,稱近年給予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的建議,一般在兩年多內獲得落實,故2023年4月之前發布的調查報告已「不合時宜,甚或對公眾有所誤導」,只保留最近三個年度的報告,「避免網站上有過多過時資訊阻礙公眾查閱及搜尋所需資料。」申訴專員陳積志回應記者時,更稱電腦放太多資料會變慢,言論引起爭議。
申訴專員 陳積志
除多名立法會議員曾表態外,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亦在網上留言,指良好的政府管治須重視「透明度(Transparency)」、「公眾參與(Public Engagement)」和「問責性(Accountability)」, 政府政策局和部門、公營機構以及獨立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和調查結果具重要參考作用。除非有特殊原因,必須妥為保存及容易讓公眾查閱。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