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會主席:新聞自由情況不樂觀 會守住界線

【獨媒報導】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上月公布新聞自由調查,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本港新聞自由在過去一年間變差。FCC 公佈調查結果後被多名建制派人士譴責,指抹黑香港。FCC 主席 Lee Williamson 昨日(5月24日)出席民主黨網台節目時表示,香港的新聞自由自國安法實施後受到嚴重限制,形容現時情況並不樂觀,現時 FCC 的職責是守住界線(hold the line),繼續捍衛新聞自由。Williamson 重申 FCC 是一個非政治組織,強調新聞自由與香港未來的繁榮息息相關,而 FCC 的存在對此有利。
FCC 上月公布新聞自由調查,調查共收集334名 FCC 會員的意見,當中分別有62%和65%受訪會員表示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比18個月前變得更差,以及承認在過去18個月曾經進行自我審查,另外更有90%受訪會員擔心自己的工作或個人會受到監控。
Williamson昨日接受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的網台節目「ChatDP with Emily Lau」訪問時表示,國安法實施至今5年,香港的新聞自由被大幅限制,稱現時情況反映並不樂觀(“It doesn't paint an optimistic picture.”),新聞自由收窄需業界持續密切關注。
不過 Williamson 指,新聞自由空間被收窄並不代表應放棄新聞自由。他指現時 FCC 的目標是透過繼續支持記者、舉行會議及發表聲明等方式,堅守新聞自由的界線,明言若 FCC 不能繼續堅守新聞自由就不應繼續營運(“... (if) we can't do that, then we should not be a going concern.”)。
重申FCC存在對香港有正面作用
FCC 近年經常被建制派批評,有否受到壓力等?Williamson 重申 FCC 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個既非黃非藍的記者協會。(“We are an apolitical group, we're not yellow, we're not blue, we are a journalist club.”)
他認為,新聞自由和自由的資訊流通對香港未來的繁榮息息相關,而 FCC 與香港的新聞自由同樣亦密不可分,因此 FCC 未來與香港的未來同樣緊密扣連。他相信 FCC 的存在,對香港的新聞自由和社會整體都有正面作用。
停辦人權新聞獎為艱難抉擇
外國記者會自1996年起舉辦人權新聞獎,至2022年停辦。談及此事,Williamson 自己雖然未有參與停辦決定,但他認為決定是在履行 FCC 的使命和確保機構能夠持續運作之間保持平衡,相信當時作出決定的團隊同樣面對艱難的抉擇。(“I'm sure at the time that they were making that same calculation: ‘If we do this, is this the hill that we decide to die on? What is the benefit of us doing this to make a point, to make a stand?’”)
他指過去5年間,社會發生很大變化,任何事情都可以牽涉到國家安全,生活的各個層面亦政治化,香港人都在應對這些變化所帶來的衝擊中,找尋適合自處的方式。
會址租約今年年底到期
FCC 由1986年起租用屬政府物業、一級歷史建築的中環下亞厘畢道二號作會址,租約將於今年12月到期。FCC 在3年前續約時,政府曾在合約中加入因國家安全而立即終止租約等條款,亦有部分建制派要求政府拒絕續租。
被問到會否擔心再被狙擊,Williamson 表示相信相關情況會再度出現惟並不擔心,強調FCC將繼續表明它並非一個政治組織,亦不會造成任何威脅。(“We ain't no threat to you, we are not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