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你有想過自己會死?」、「個制度係錯⋯⋯我哋冇得揀。」在舞台上,大學生與教授以謊言互相試探,繼以不對等的權力對抗,同時激辯為信念及犧牲的意義。女主角黃雪燁形容,《殉爆》既是戲劇演出,也如一場命題嚴肅但易入口的哲學思辯:「入場動動腦筋,俾腦袋做個work out都值得!」

曾獲多個獎項及提名的舞台劇《殉爆》,將於6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載譽重演。故事講述在一個架空世界裡,當局設計出一套系統來管治社會——每個人一出生就被判斷擁有的才華,並只能接受相對應的教育及工作。不過,文學院生Z竟擊敗工程學院學生奪得程式設計大獎,因而有機會登入大學電腦系統;大學副校長教授A懷疑Z另有目的,遂召見Z並逐漸揭穿她,才發現背後是一場所有人難以預料結果的殉爆計劃⋯⋯

題材聽似嚴肅,但兩小時的演出眨眼就過,得歸功演員充滿張力的演技及精妙的劇本。編導一休說,創作《殉爆》的契機始於約十年前流行的一句話——the city is dying。這個說法令他不住反思生存的價值:「如果放棄對人生嘅追求或者信念,會唔會變成行屍走肉?我想去探討呢種『精神嘅死亡』。」

他相信,觀眾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的掙扎,並希望透過作品鼓勵大家一同思考:犧牲生命抑或犧牲信念更讓人痛苦?為發聲表達信念而犧牲生命,是否值得?又,如果犧牲無效,到底是戇居還是偉大?

無標題
《殉爆》綵排照

***

思想實驗融入戲劇 引觀眾反思犧牲價值與意義

《殉爆》由本地劇團「7A班戲劇組」製作,為「死亡三部曲」終章。一休說,首兩部作品《想死》、《大笑喪》已經探討了人如何追求肉身的生和死,因此在構想第三部曲時,他想探討「精神的死亡」是怎樣的一回事。

經反覆思量,一休敲定以犧牲為主題,將《殉爆》設定於架空世界,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大膽的思想實驗:為信念而犧牲人命,是無私抑或自私?若無法一步登天,以妥協換取改變的機會是否更明智?

有別傳統的戲劇衝突,《殉爆》中的大學生Z與教授A原來是關係友好的師徒。不過,面對眼前的大危機,兩人引述不同的哲學理論作辯論,如同高手過招。飾演現場樂師的黃曉初則像說書人般,不時在台上穿插於兩人之間,作故事旁述或說出角色內心讀白,再將問題拋給觀眾。

在追求娛樂至上的時代,交出一部充滿哲學思辯的劇作,如何吸引到觀眾?一休認為,《殉爆》中對生命、死亡及犧牲價值的反思,正是最吸引觀眾之處:「當我哋赤裸地呈現呢啲生命中難以解決嘅問題,就會引發觀眾好奇、願意去消化背後嘅訊息。」

R6_A0707 (1)
《殉爆》沿用「死亡三部曲」的戲劇風格,樂師會在演出開首先道出引言,引領觀眾思考劇中命題。(圖:《殉爆》首演劇照)

從架空世界觀照現實 看兩代人對自由的理解

殉爆,指引爆一個細小的炸藥,透過它的「犧牲」去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故事發生於架空世界裡,卻不難引起觀眾聯想現實—— 放眼世界,網絡和現實的控制無處不在、有人竭力發聲而得不到回應、有人因為戀棧權力而盲目追求和諧穩定……

黃曉初覺得《殉爆》最吸引之處,正是有著「戲中戲中戲」的豐富層次:「你知道,現時好多人有好多嘢想講,但唔敢講或者唔知點講⋯⋯但當你坐喺觀眾席,你會發現《殉爆》觸及到你自己嘅人生,令你有好多嘅聯想、思考整個世界嘅問題。」

對抱持理想的年輕人而言,犧牲信念絕不容易,但要以前途或生命換取理想,甚至將旁人「拖落水」,同樣叫人難以作出決定。現實中,一休可曾有過類似的掙扎?「當然有,單係劇團要決定做咩劇就已經係。」

《殉爆》首演過後,不少觀眾的感想是「如果我係主角,我都唔知點算好」。一休坦承,自己在不同的情況下的選擇也許會不一樣。成長於70年代的他,能夠理解教授為何走入體制,說出「改變不可以一步登天」;但他同時明白大學生Z的決心:「我經歷過會餓死嘅年代,所以明白點解上一輩會追求安穩生活;但與此同時,我都見證住社會經濟起飛,人們開始意識到追求自由思想嘅意義。」

可是何謂自由?故事中,沒法按照個人興趣選擇學科和職業的大學生Z,對教授A反覆強調:「我哋由一開始就冇得揀。」這令飾演Z的黃雪燁不住反思,人有沒有可能追求得到絕對的自由?其實會否如教授所言,親手讓本來重要的東西變得更加不重要,是另一種彰顯自由意志的方法?

無標題
飾演教授A的鄧偉傑(左)、飾演大學生Z的黃雪燁(右)

口碑載道下自資重演 韓國交流見戲劇發展差距

《殉爆》在2023年首次演出,口碑載道下於第二周全場滿座,更榮獲香港舞台劇奬的「年度優秀製作」與「最佳劇本」、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主角」等獎項。事隔兩年,《殉爆》將於今年6月19至22日在香港重演,並會在韓國首爾及釜山首次演出。

重演前一個半月,演員們已經開始排練。黃雪燁說,兩年前某程度上是「一鼓作氣」去完成演出,但事後重看排練影片,她認為Z的情緒應該更加複雜——既擔憂又憤怒,想按計劃行事又要拆解新的問題,同時要兼顧遊說教授A配合自己,她期望能在重演中演繹得更好。

鄧偉傑則形容,他所飾演教授A既是真心想幫助Z,同時也是為了保住大學系統和名譽地位,有種亦正亦邪的牽扯:「佢嘅行動好似係幫緊年輕人,但你又會見到佢有自己嘅私心。」

R6_A0750
《殉爆》首演劇照

7A班戲劇組算是積極開拓外地市場的本地小型劇團之一,「死亡三部曲」兩部前作都曾到韓國演出。一休坦承,今次有機會重演《殉爆》,主因是申請到藝發局的海外交流資助,但本地演出場次仍屬自資製作,票房有一定程度的壓力。

一休又嘆道,在海外演出除了能獲取文化交流經驗,亦見到本地限制。他解釋,韓國的戲劇市場大,在高度產業化的環境下,一部舞台劇最少會上演一個月,令好作品較容易累積票房和口碑,演員亦面對稍有差池就被換角的激烈競爭。他慨嘆:「見到韓國嘅戲劇發展,香港連車尾燈都追唔上。」

無標題
「7A班戲劇組」藝術總監、《殉爆》編導梁承謙(一休)

「那怕外面不容許,你都可以喺劇場裏討論」

《殉爆》重演的劇本沒太大變動,但演員們要重新適應舞台空間,亦要面對海外觀眾未知的反應。演出前可有說話想告訴觀眾?鄧偉傑首先鼓勵看過首演的觀眾再入場:「(相隔)喺兩年嘅時間,世界已經變咗好多,再次重溫呢個命題亦可能有唔同感受。可能你上次企喺教授角度多啲,今次會想理解多啲學生嘅立場。」

他形容,《殉爆》是一部能夠在當下時代令人尚有反思空間、難能可貴的作品:「呢部戲唔係單純用情緒去渲染你投入,而係要你去思考、要你去撫心自問或者同別人一齊討論。 」

黃曉初則與鄧「唱反調」,著看過《殉爆》首演的觀眾不要買飛,把座位留給未看過的人:「因為唔知仲有冇機會再演,而呢種觀劇經驗係好難喺其他地方搵到。」

他憶述,有朋友看畢首演後對他說,沒想過劇場作品可以如此有深度:「我都鍾意睇喜劇,但我亦依然相信,劇場工作者喺提供娛樂嘅同時,其實都係搞緊藝術。藝術係咩?我覺得就係用不同角度去描述、刻劃、重構生活,或者可以令觀眾思考一下,究竟你睇嘅戲同日常生活有咩關連?」

無標題

***

演出及購票資訊:

死亡三部曲第三部《殉爆》重演

19-21.6.2025 (四至六)8pm
21-22.6.2025 (六至日)3pm
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380/$280
門票現於art-mate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