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的士司機陳輝旺於2012年因牽涉乘客糾紛而被捕,期間被警員林偉榮箍頸帶上警車,事後頸椎移位,留醫期間患上支氣管炎最終死亡。死因研訊今(9日)續,代表死者家屬的資深大律師蘇朗年向當晚負責拘捕的警員馬振康提問,質疑馬將死者「撳落地」及反鎖手扣期間「幾暴力(pretty violent)」,導致死者身上的零錢都散落在地上以及眼鏡鬆脫。蘇朗年亦播放影片,指馬似乎有拳打死者,惟馬稱:「好明顯唔係」,因死者在警車後座扭動身體和腳,於是他立即衝上前控制他。蘇朗年亦指出,當馬將死者帶上警車的時候,馬純粹對於死者不跟從他的指示而感到憤怒,馬任由自己的憤怒主宰自己的行為,並問馬替65歲死者反鎖上手扣,「你不感到羞恥嗎?」馬重申:「我用嘅武力係最低程度,同埋係有必要嘅。」

死者為65歲的士司機陳輝旺。死因研訊主任為署理高級助理檢控專員黃俊軒和高級檢控官柏愛莉。死者兩名女兒列席,由資深大律師蘇朗年等代表。

警務處和消防處被列為有利害關係一方,由律政司延聘的大律師倫德亮以及姓蕭的高級檢控官代表。醫管局和伊利沙伯醫院亦為有利害關係一方。警員林偉榮由資深大律師郭棟明和大律師謝祿英代表。警長羅偉民由大律師吳美華代表。

案件由死因裁判官周至偉處理,並設有3女2男的陪審團。

死者家屬大狀:警方尚未拘捕死者之前 沒任何合法理由限制死者行動

當晚負責拘捕死者的警員馬振康繼續作供,在代表死者家屬的資深大律師蘇朗年的提問下,馬確認當晚到達西隧收費廣場之後,未有向死者查問過車資的事宜。蘇朗年指,車資是死者主要關注的事情,所以他有不開心或不滿是意料之內。馬同意。

馬早前證供提到,他與同袍調查時將死者帶到兩架工程車之間,因出於安全考慮。蘇朗年質疑,當時警方還未宣布拘捕死者,有什麼正當性將死者抓到兩架工程車中間?馬重申是基於安全理由,又解釋那個階段正在向死者調查,而他有機會是被捕人,因此不可以讓他登上的士,同時亦要保障死者的安全,因馬路上有車輛行駛。蘇朗年繼續質疑,警方尚未拘捕死者,因而沒有任何合法理由限制死者的行動。馬回應,警方當時正在向死者調查,所以某程度上是限制了他的行動。

蘇朗年又問,在場警員有否告知死者,警方對他有合理懷疑?馬稱:「我相信有」,又稱自己亦有講過。當蘇朗年追問他實際上怎樣跟死者說的時候,馬卻稱忘記了。蘇朗年又質疑馬未有將這個過程寫在警員紀事冊上。馬則稱他有記錄拘捕死者的過程,但是很難去記錄每一個畫面。

死者家屬大狀質疑警員未容許死者回應襲擊指控

蘇朗年質疑,警方經調查後,決定拘捕有表面傷勢的死者,罪名是襲擊男乘客,然而男乘客則沒有表面傷勢?馬同意,並引述警長50355羅偉民跟他說的話,指稱死者的表面傷勢是在跌落地的時候所造成,因死者稱他阻止男乘客離開時,跌落地而受傷。

對於馬稱調查結果指死者曾經打男乘客,蘇朗年質疑馬並不知道這個指控是否真確。馬則表示,他依賴警長口中的說辭,以及聽從他的命令拘捕死者,「我對警長的指示冇懷疑。」蘇朗年又質疑,馬作為負責向死者調查的警員,當死者被指控襲擊男乘客的時候,馬有否向死者查問這個指控是否真確?馬則稱,最初調查的時候發覺死者有傷勢,但是當他問死者的時候,「佢叫我問返男乘客」,又形容死者情緒激動,不願回答警員的問題。馬續稱,其後警長命令他拘捕死者,然而當時的現場情況不容許他作出警誡。蘇追問,因此當時未有容許死者就指控作出回應?馬回答:「喺呢個階段,係。」

死者家屬代表大狀質疑警員拘捕過程「幾暴力」

至於拘捕階段,蘇朗年質疑馬將死者「撳落地」及反鎖手扣期間「幾暴力(pretty violent)」,導致死者身上的零錢都散落在地上,又導致死者的眼鏡鬆脫。馬則辯稱,相信以上關乎眼鏡的鬆緊程度,以及零錢放在哪個位置,「同我使用嘅武力程度無關」,他重申:「當時撳佢落地和使用手扣係最低程度武力。」蘇朗年指,當時馬是28歲,與其他同袍的年紀相若,質疑三名男人使用如此的武力程度去拘捕65歲的死者?馬說:「係。」

蘇朗年指,當馬拘捕的時候,馬向死者說過:「依家拉你,唔需要上白車。」惟馬稱沒有印象自己這樣說過。

警員:死者上警車時開始反抗 只能盡能力固定他

在蘇朗年的追問下,馬稱他當晚帶死者上警車之前,沒有與同袍商量怎樣做。馬解釋,當時死者不願上警車,他先將死者固定,以及「拉佢近返警車先」,之後打算再評估一下怎樣處理,惟緊接其後死者已經開始反抗,「我只能盡我能力固定佢。」

蘇朗年質疑,如果有兩名警員的話,便可以較容易安全地將死者帶上警車,然而馬並未有跟車長和警員6823林偉榮溝通,也沒有要求警長50355羅偉民來協助,數名警員之間沒有計劃。馬同意,但他重申死者「有好激烈嘅反抗」,他只能將死者固定。馬又稱來不及傳召更多支援,因兩至三秒之後,死者便已經在警車上。

蘇朗年則指,如果警員不拉扯死者,而是將他固定下來,便能夠與其他同袍作出溝通。馬不同意,「如果有個掣撳落去,所有人就停嘅話,我都會咁做」,又指當時不像現在播放影片般「話停就停」。

警員否認曾拳打死者

蘇朗年續播放影片,指馬似乎有拳打死者。馬稱:「好明顯唔係」,又解釋他本來棄置破損了的手套,然後拿新的手套回來,但是死者在警車後座扭動身體和腳,於是他立即衝上前控制他,並且停止他的手部動作。

馬又形容,死者的頭和身體比較接近左邊車身,而他自己則比較接近死者的雙腳,負責控制死者的腳,對於死者其他動作則沒有印象。馬又表示,事隔太多年,對於很多動作都沒有印象,要觀看影片才有印象。

死者家屬代表大狀:死者送院時鼻有血跡 警員:不記得

在蘇朗年提問下,馬確認死者的前額傷勢是新造成的傷勢,但不肯定是在哪一個階段造成。蘇朗年指,死者的額頭上有長約3厘米的𠝹痕,惟馬稱有印象死者的前額有擦傷,但是詳情不記得太清楚。

蘇朗年又指,死者被送院的時候,他的鼻被發現有血跡。惟馬稱不記得,也沒有印象曾經清理死者鼻上的血。

警員稱不感羞恥 重申使用「最低程度武力」

蘇朗年最後指出,當馬將死者帶上警車的時候,馬純粹對於死者不跟從他的指示而感到憤怒,馬任由自己的憤怒主宰自己的行為。馬否認。

蘇朗年續指,馬當時28歲,正值壯年的警員,他處理65歲的死者的時候將他反鎖上手扣,「你不感到羞恥嗎?」馬重申,使用手扣屬「最低程度武力」,如果任由死者的雙手自由的話,他會逃走,他重申:「我用嘅武力當時係最低程度,同埋係有必要嘅。」蘇朗年追問馬有否為自己的行為和所造成的結果感到羞恥。馬稱:「冇。」蘇朗年又問:「你感到驕傲?」馬亦回答:「冇。」

研訊明日續。

案件編號:CCDI-477/2013

研訊第三日
的士司機疑遭警箍頸後亡 警員稱死者得悉被捕時「隨即唔合作」 抬上警車時踢腳、屬「頑強性抗拒」

研訊第二日
的士司機疑遭警箍頸後亡 西隧職員稱日籍乘客「好大聲咁鬧個司機」、曾說粗口

研訊第一日
的士司機疑遭警箍頸後亡 今開展死因研訊 死者長女:醫院第一眼見父時已全身癱瘓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