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港足周二首次於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出戰,其中賽前於北看台球迷區出現的紅色巨龍Tifo成為一大驚喜。中國香港足總市場部經理何小姐今早於電台訪問時指,在港隊友賽尼泊爾後才落實決定製作Tifo,整個籌備過程只有數天,成本10萬元內,而紅色巨龍設計概念是來自《龍珠》中的神龍。至於足總總幹事張炎有就稱理解港隊波衫需求,將會增加訂購數量及款式,包括將推出作客及童裝球衣。

巨型Tifo逾40米長,覆蓋超過4,000個座位,上面印上紅色巨龍及「港隊勁揪」。球迷組織香港量成員恆仔昨日於社交媒體分享籌備細節,表示在賽前5日才與足總市場部作第一次討論,足總更堅定向球迷組織稱「我們說了會做,就一定會做到出來。」


張炎有(資料圖片)

張炎有:過往受入場人數及地形限制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總幹事張炎有今早於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足總主席霍啟山一直希望引進新穎的足球文化,當中包括球迷的參與,認為球迷是令足球產業化的重要部份,並於一年前開始與不同球迷組織互動,「睇吓可唔可以做好啲」、「俾一個新嘅體驗大家」。他又透露,球迷起初想法是仿效於香港大球場對陣尼泊爾時,用紙牌砌出大型圖樣,不過市場部職員認為「(啟德體育園)主場館係咪可以諗多啲呢」,所以提議製作巨型Tifo。

張炎有亦提到Tifo較少在香港的賽事出現,是由於需要覆蓋的座位多、動員能力高,以往在旺角大球場或香港大球場因入場人數及地形限制,所以較難實行,但今次預計入場人數多,所以才有今次想法。

賽前5日才決定製作Tifo

負責協調製作Tifo的足總市場部經理何小姐指,今次的Tifo面積達44米乘26米,在上周四(5日)港足友賽尼泊爾後才「正式拍板」製作,十分感謝製作公司趕工,「我哋星期五同佢講星期二場波要嘅時候,佢哋都好俾心機,接咗張單幫我哋做」,最終當日下午約2時送抵球場。她指曾與兩大球迷組織溝通,對方亦十分擔心製作時間不足及成本高昂,她當時就表明「我哋應承咗你做,就點都會做到」,並指足總會承擔費用,希望「好似入伙禮物咁送俾球迷同球員」。

由於覆蓋範圍大,加上球迷眾多。何小姐指本來希望有綵排時間,惟最終因人力及資源不足未能成事,要依靠球迷組織事前向現場球迷解說,感激各人在沒有綵排的情況下即場配合。她又稱球員事前亦不知情,很多球員見到時十分驚訝,賽後大讚漂亮。

巨龍意念來自《龍珠》

被問到紅色巨龍Tifo的設計概念,何小姐就指是出自市場部的設計師:「佢諗咗好耐做咩,因為我哋啲同事好鐘意《龍珠》嗰條神龍,佢連張枱都有條龍嘅figure,佢哋好想做條龍,但要紅色版本。」她指Tifo的用途是震攝對手,所以要設計得有氣勢一點,並花了很多時間設計微調。在《龍珠》中,只要集齊七粒龍珠,神龍就會實現願望,被問到有何許願,何小姐就笑言:「希望港隊次次都贏波!」

稱製作成本少於10萬

至於Tifo之後會否重用?何小姐就指需要再討論,包括將Tifo分割成小部份,分發予參與的球迷,但一切決定仍有待討論。被問到今次Tifo的製作成本是否達10萬元,何小姐就笑而不語,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足總與供應商相熟,所以今次是「優惠價」,強調在預算範圍內。主持人再追問是否10萬元左右,張炎有就表示:「少過啦。」

將增波衫貨量 加推作客、童裝波衫

另外,港隊主場波衫亦再現搶購潮,一衫難求。張炎有解釋「賣波衫」需要向品牌供應商訂貨,「同啲大brand訂波衫可能要好多個月前,而家呢批波衫係好多個月前已經訂咗,所以剩返落嚟唔係好多。」他指下次訂購會增加數量、款式,包括將會推出作客波衫及童裝波衫,「好快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