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獲市區更新基金資助的社區營造項目「正街上落」,以全港最陡斜的西營盤正街為核心,推動社區活化。項目將於今年七月正式完結,負責項目的建築設計事務所「築夢・社」由6月16日起至7月15日舉辦「正街好時節」,展示過去三年多的成果。他們將舉辦竹棚展覽、社區導賞、非遺工作坊及露天電影放映等活動,公眾可免費參與。其中部分設施將移交政府部門管理,延續社區活力。

正街自1870年起便是繁華地帶,當時大量移民在此擺設食攤謀生。雖然這些攤檔在1985年正街街市成立後遷入,至今該區仍是車水馬龍、居民與遊客交匯的熱鬧街區。

「正街好時節」

「正街上落」採用「由下而上」的社區參與模式,團隊過去三年與正街居民、學校及社區組織合作,聯同建築師及藝術家,將社區故事轉化為公共空間設計。活化後的正街一帶新增多項設施,包括由荒地改建的「匯安里社區園圃」、訴說街區故事的藝術壁畫、融合唐樓窗花元素的欄杆設計,以及由街坊共創的藝術裝置。

「正街好時節」

由藝術家陳閃及葉梵製作的藝術裝置《窗影昔韻》,他們盼「在密集的城市尋找希望。」裝置以正街老窗為靈感,由街坊親手繪製窗花圖案。太陽能窗格能在白天蓄電,夜晚發出彩光。

「正街好時節」

正街有一個很出名的公雞碗,創作藝術壁畫的甄展榮,與學生一同製作不同的碗,並將作品展示在欄杆上。

「正街好時節」

項目策劃人蕭國健表示,正街有連繫山與海的獨特地勢,承載香港開埠以來的社區記憶,期望透過設計介入「讓活化成果真正屬於街坊」。市區更新基金主席馬錦華指項目體現「新舊共融」,為社區更新提供創新示例。

「正街好時節」

「正街好時節」

「正街好時節」

「正街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