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1.3萬人違規曾被禁用SmartPLAY 考慮對重犯人士加重罰則

【獨媒報導】康文署斥逾5億元開發 SmartPLAY 康體通打擊炒場,惟「炒場」情況未見收歛。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情況,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表示,自2023年11月推出康體通至去年5月,署方已進行逾89萬次抽樣巡查,其中逾1.3萬人因違規遭懲處,在90日內不可再訂場。另外,康文署共接獲435宗涉及「炒場」投訴,經調查後已對50宗違規個案作懲處,表明考慮對重複違規人士加重罰則。
「SmartPLAY」康體通現時登記用戶約107萬個,每日完成的預訂平均達2.8萬項。選委界議員簡慧敏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關注系統啟用至今涉嫌的違規及懲處情況,及系統是否能有效打擊「炒場」行為。
劉震稱系統自2023年11月啓用至上月,康文署已進行超過89萬次抽樣巡查,當中超過1.3萬名租用人因違規而受到懲處,在90日內不能預訂康文署的收費康體設施。另外,康文署共接獲435宗涉及「炒場」的投訴,經調查後已對50宗違規個案作懲處。
兩情況容許非租用人支付場租 包括未成年用戶父母
當局特別提到,康文署與執法部門去年7月在灣仔區內的網球場展開聯合行動,打擊「炒場」及其他違法行為,並成功拘捕數名涉案人士;部分人士已被起訴定罪,分別被判入獄6個月及4個月,其餘案件仍在審訊或處理中。
對於有市民表示,康文署場地的電子支付方式容許非租用人支付場租,令中介可作「代訂」。劉震指系統需實名登記,市民可隨時查詢及以電子支付預訂康體設施,但指部分市民或因缺乏電子支付工具或餘額不足,需要他人協助;另有未成年用戶的父母需要代處理子女的帳戶預訂及付款,因此不要求租用人、付款人為同一人,惟強調租用人必須親身到場使用設施。
訂場方法改全面抽籤? 當局指現時做法已參考絕大多數用家意見
本港下月慶祝回歸28周年,康文署設施在7月1日免費開放予市民使用,採取先抽籤,再先到先得形式。簡慧敏稱有市民反映,假如不通過「炒場中介」,難以預訂熱門時段,問當局會否考慮全面以抽籤方式分配康體設施。
劉震指出,抽籤方式雖然具公平性,但使用者亦要提前規劃在使用場地前14至20日內提交抽籤申請,並留意抽籤結果和付款期限,認為先到先得及抽籤各有利弊。他表示,現時做法已參考絕大多數用家意見,並根據調查結果實施現行安排,假若市民認為對某類場地及設施應採用抽籤,即更適宜的方式,當局會聆聽市民意見。
當局表示會在鼓勵恆常運動的目標下檢討相關安排,並舉例稱目前較熱門的草地足球場,已採用抽籤方式分配。另外,劉震表示,已留意到有部份使用人士以團體名義預早數個月訂場,當局會加緊監察,避免因此而濫用。
如何堵塞機械人外掛程式? 劉震:不時檢討更新設定
民建聯林琳問當局如何堵塞機械人外掛程式。劉震指出,系統今年年初在繁忙時段曾攔截逾500萬個可疑程式的登入要求,康文署和承辦商不時檢討安排及更新設定,並積極研究更多防範機械人程式預訂康樂場地的方案。
劉震最後呼籲,市民不要向炒場人士購買代訂的非法服務,因為「SmartPLAY」內有不少個人資料,而根據使用條款,用戶及臨時用戶亦不可向他人透露帳號及密碼,炒場人士更可能未能兌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