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建芬園公屋項目 粉嶺北續斥4.8億重置校舍 何君堯反對斥「貪新忘舊」

(獨媒報導)房屋局日前宣布暫緩興建粉嶺芬園約8,300個單位,涉2.2萬人口。在芬園的北面粉嶺北新發展區,教育局續向立法會工務小組申請4.855億,興建一所新小學校舍,重置位於聯和墟的寶血會培靈學校。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反對,斥當局「貪新忘舊」,認為應原址裝修或擴建「槽糠之妻同佢打扮吓一樣好省鏡」,形容政府財政「洗腳唔抹腳」。
教育局文件解釋指,粉嶺北新發展區第17區新增95,000人口,料將於2026年分階段落成,該區與粉嶺市中心有一定距離,故建議興建一所新校舍配合學位需求。文件稱隨適齡學生人口下降,故用地會用作重置寶血會培靈學校,指該校樓齡達65年,面積只有1,800平方米,亦缺乏學生活動中心、多用途場地及副校長室等,部分設施亦較標準為小。
培靈學校目前屬私人土地,新校舍落成後耶穌寶血女修會會將土地交還政府,教育局將按空置校舍用地的中央調配機制,考慮其他合適的長遠用途。
局方代表稱,芬園計劃暫緩不影響新校舍項目。
工務小組今早討論,立法會議員普遍支持,不過亦有議員提出疑問。梁文廣認為,芬園項目暫緩必然對當區人口有影響,此外人口入住亦不等於有足夠學童。他又提到,區內鄰近三間小學只開設16至18班,未及上限24班,問及現有小學是否足夠空間吸納新學童。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稱,培靈學校只有18個課室,故只能設18班。他重申北區有三個不同校網,於新發展區設小學校舍,符合「鄰近就學」的原則。
何君堯則反對項目,他認為當局貪新忘舊,財政上「洗腳唔抹腳」,未有因應芬園項目暫緩調整計劃,只是官僚「死板」的做法。何君堯又以槽糠之妻形容當局放棄舊校舍,認為應將資源用作裝修舊校舍,「槽糠之妻同佢打扮吓一樣好省鏡」。
施俊輝回應稱,一些舊校舍因為鄰近有空間加建,故可繼續使用,不一定需重置,惟培靈學校周邊沒有空間。
不過何君堯不同意,指培靈學校旁邊有球場,續斥政府「窮到淨係識拆樓」、「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屬死路一條,「邊個磅水呀,納稅人」。他又提到保育角度,指「樣樣舊嘅拆咗佢洗咩保育啫」,拆除舊校舍亦令學校的舊生的感情斷裂。
施俊輝只重申,球場等社區設施需照顧社區需求,形容項目為一舉兩得,除改善學校設施外,亦能讓新發展區的學童就近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