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團體指「格子籠系統」飼養雞隻殘忍 倡轉用非籠養雞蛋

【獨媒報導】本港現時消耗的雞蛋大部分來自「籠養」,動保團體地球共惜發起聯署,指以「格子籠系統」飼養雞隻的方法殘忍,希望改變香港市民、企業的消費選擇,並推動本地及全球雞農的養殖系統轉型,淘汰密集式農業。
地球共惜今午舉行名為「自由鳥行動 Cage-Free Hong Kong」發佈會,地球共惜企業合作及項目總監陳詩韻表示,「格子籠系統」為室內蛋雞養殖系統,蛋雞會被集中養殖在層架式的鐵籠中,雞隻在鐵籠中的活動空間少,不能自然伸展翅膀或者走動,而「格子籠系統」的用地需求較低,加上成本低,所以被廣為使用。
地球共惜企業合作及項目總監 陳詩韻
根據地球共惜資料,本港現時每日雞蛋需求估計逾350噸,主要入口自內地,當中90%雞蛋產自「格子籠系統」。陳詩韻提到「格子籠系統」會對雞隻造成生理、心理的傷害,包括腳掌變型,並令雞隻因壓力大而導致啄斷羽毛的反常行爲。她重申做法不人道,希望農場能夠淘汰「格子籠系統」,轉用非籠養系統,或室外養殖系統,即散養或放養。
要求本地農場棄用「格子籠系統」? 團體指不限於香港
此外,地球共惜指現時全球已有35個國家,包括英國、瑞士等,已經禁止籠養系統,本港作為國際城市亦應考慮跟隨。《獨媒》關注香港農場面積較小,要求棄用「格子籠系統」會否影響本地雞場的營運。陳詩韻回應稱,本地生產的雞蛋只佔香港雞蛋供應來源的少數:「我覺得唔限於香港地區,因為我地入口咁多唔同地區嘅雞蛋嘅時候,我哋嘅選擇係會影響得到上游、入口嘅嗰啲農場。」
陳詩韻最後重申,只要消費者有意識地選擇購買「非籠養」的蛋產品,便可慢慢淘汰籠養農場,又呼籲大型企業使用較人道的蛋產品,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名人體驗「格子籠」 余曉彤稱往後購買蛋產品時多加留意
主辦單位亦在LUSH銅鑼灣分店2樓設「格子籠」體驗區,公衆可以到場參觀,體驗籠雞的痛苦。主辦單位亦邀請了歌手周志文、模特兒余曉彤參與體驗,即進入「格子籠」裝置內。在體驗後,周志文表示「腳板底已經痛緊」,稱難以想像雞隻長年累月累在籠中,並經歷身體受損、腳部變型。
歌手 周志文
余曉彤則稱,往後在購買蛋產品時會多加留意,並支持「非籠養」的雞蛋產品,及考慮以植物性蛋白取代動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