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5間大學躋身QS世界百強 周文港指美打壓學術自由 應加緊搶人才

(獨媒報導)國際高等教育機構QS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本港有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大,最高是港大的第11位,亦列亞洲第二。立法會議員周文港在電台節目稱,排名反映「留學香港」品牌成功。他提到近日美國打壓學術自由,不少學者和海外學生回流,認為香港要把握機會「搶人才」,進一步提升非本地生比例。
躋身百大的五間本港大學,除港大外,中大排第32位、科大第44位、理大第54位、城大第63位。當中城大「論文引用率」列全球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周文港指美國打壓學術自由 要與歐洲搶學生、學者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今早(6月20日)在港台節目表示,排名為香港專上教育界「打咗個氣」,反映近年放寬非本地生限額、增加一帶一路奬學金、以及「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等計劃奏效,成功打造「留學香港」的品牌。
他指近日美國打壓言論自由及學術自由,令世界「烽煙四起」,愈來愈多家長擔心美國留學環境;此外,華裔學者成針對對象,淪為「科研難民」。他相信香港有條件吸引海外學生和學者,形容其他地方如歐洲、澳洲、日本和韓國都「搏命去搶人才」。
倡設「留學香港辦公室」
今年《財政預算案》宣布削減未來3年教資會大學資助2%,並要求八大從「一般及發展儲備基金」結餘中向庫房「回水」40億元,以上政策會否影響大專院校競爭力?周文港指「大家完全唔使擔心」,表示即使削減2%資助,撥款仍較上次多出50億元。此外,每年八大學費和自資課程收入分別達170億元和100億元,再加上八大整體儲備金達1,400億元,「大把子彈」。
他又建議政府仿效英國、澳洲,設立「留學香港辦公室」,每年向八大收取一半學費收入,以處理升學相關行政工作。
QS排名的9項指標中,香港院校在佔比5%的「國際研究網絡」中卻低於平均,周文港表示院校要加強對外合作,「真係要合作,而唔係簽咗一份MOU(合作備忘錄)當做咗。」他籲政府加快規劃及建設「北都大學城」,以及增加學生宿舍數目,以應付未來國際學生需求。
尚海龍促吸引中東留學生
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在同一節目指,港大離全球十大僅「一步之遙」,倡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例如中東。
2023年11月起,政府逐步放寬非本地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兼職限制,截至今年5月已有14.8萬名非本地大專生獲「不反對通知書」,在本港從事兼職,當中12.3萬人為研究生。尚海龍指多數非本地生從事兼職多為實習職位,以求累積經驗。惟他指不少僱主不清楚規定,籲政府加強宣傳。
至於能否留住非本地生在港就業?尚海龍認為本港產業不夠多元,不少學科如材料科學,在本港欠工作機會。他稱不少研究生或博士生畢業後從事銷售保險或任自僱,對此感到可惜,「呢個我相信唔係香港健康吸收人才嘅方向啦」,望能吸引更多元企業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