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曾發行多部社運題材紀錄片的電影發行商「影意志」去年宣布解散後,藝術總監崔允信移居台灣,重組同名平台並舉辦首屆「獨立短片獎」,在美、加、台、英巡迴放映11套入圍作品。崔允信接受《獨媒》訪問時坦言,在外地放映非主流的香港獨立電影時,關注人數始終不及在香港放映,仍希望能持續舉辦:「俾大家知道香港仲有人拍呢啲嘢,將來幫到佢哋俾多人睇到。」但崔亦提到理想歸理想,現實上未必有足夠資源做到:「除非真係有人好願意幫忙。」

入圍短片之一《星星之火・不可燎原》原本也在巡映之列,但該片受訪者、前記協主席陳朗昇因受到壓力,導演決定退出放映。崔允信說最初擔心會有骨牌效應,影響到其他短片放映,慶幸沒有發生:「原來會搵你傾嘅,唔搵你傾咪冇事囉。」

AEB750A5-F42B-4376-9355-081B6C68882C_1_102_o
《黑羊》導演曾楊和《My Pen Is Blue,》導演邵知恩以線上形式出席「影意志獨立短片獎」映後座談。

鮮浪潮得獎導演:高興見影意志在台灣「東山再起」

「影意志獨立短片獎」於6月7至22日,連續三個周日於台北舉行放映,並邀請導演出席線上映後座談。其中在15日的一場放映中,放映了去年在鮮浪潮競賽獲「最佳導演獎」的《黑羊》、去年ifva比賽公開組入圍作品《15》和2023年鮮浪潮國際短片節開幕短片之一的《My Pen is Blue,》。放映結束後,《黑羊》導演曾楊和《My Pen Is Blue,》導演邵知恩以線上形式出席映後座談,分享創作靈感、拍攝困難、片名源由等等。

《黑羊》講述一個13歲女生對自身性別認同感到困惑的故事。曾楊說創作靈感源自個人成長經歷和情感:「當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我感覺距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在關係中、工作上變的越來越圓滑,或者很懂得保護自己。然後我想到,小時候的我雖然很笨拙,那個脆弱真實的自己其實造成了今天的我很珍貴的部分,所以想透過這個作品來提醒自己,或者重現小時候的自己。」

曾楊亦提到,該場次放映的三部短片,剛好捕捉了不同時期、不同面向的香港,「希望你們(觀眾)可以享受觀映過程。」她另特別感謝影意志:「影意志一路走過來也不容易,今天可以在台灣東山再起,其實我真的很開心。」

20240513_013239_WDZKklOdTj_p_720_405
《黑羊》劇照

大銀幕上完整放映 《My Pen Is Blue,》 導演:想大家看到這個時代的情緒

《My Pen Is Blue,》則講述一名年輕女性因參與社運而被入罪,出獄後面臨重新融入社會的挑戰。該片曾在香港被電檢處下令要求刪改部分內容,因而在鮮浪潮放映中,以長達九分鐘的靜音及黑畫面代替刪減片段。在今次台北放映中,《My Pen Is Blue,》因不受香港電檢條例限制,能夠完整放映全片。

在映後談中,導演邵知恩指《My Pen is Blue,》是出於她在社會運動後與入獄朋友成為筆友的經歷:「社會仍然在發生很多事情,但好像沒那麼重要。」至於《My Pen is Blue,》的片名有個逗號在尾,是因為她覺得「路還很長,這是一個還沒結束的故事」。

她又提到,《My Pen is Blue,》去年入圍台灣的南方影展時,是她相隔一段時間後再在大銀幕上面看到完整放映的全片。她說當時內心有點激動,並一直期望再有機會與大家一起在大銀幕上看這部作品:「它(《My Pen is Blue,》)嘗試記錄下這個時代裡面某些人,這是我想要給大家看到的。」

20230502_120916_vgCddKzVIM_p_720_405
《My Pen is Blue,》劇照

崔允信:參賽反應熱烈 惟外地主流觀眾不易理解

曾發行多部獨立電影和社運題材紀錄片的影意志,自2008年起每年舉辦「香港獨立電影節」,惟隨著影意志先後被藝發局終止資助及工作室不獲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續約,「香港獨立電影節」自2021年後未再舉辦。至2023年,影意志董事局一致通過解散,崔允信在翌年以個人名義,在台灣重新成立影意志,並宣布舉辦首屆「影意志獨立短片獎」。

「影意志獨立短片獎」共設三個獎項,並提供合共9,000美元的獎金。崔允信說,今次收到166部短片參賽,數量比預期多,而各地放映的反應則有差異:加拿大售票反應一般,英國未宣傳已售出部分戲飛,台灣則大概每個節目有約70人看,當中包括居台港人及由香港飛來的觀眾。他說是預料之中,但亦會不住想像如果在香港放映,觀眾一定較多:「外面過咗幾年之後,就比較難接觸到(關注香港獨立電影的人),唯有慢慢再去做。」

至於外地觀眾的反應,崔允信觀察到在台灣,「關心(香港電影)嘅人係會鍾意嘅」、「佢哋(電影圈內人)對我嘅重視可能比我喺香港(獲得的關注)高」,不過對當地的主流觀眾而言,這類香港電影始終不容易理解:「假設他們理解得到《My Pen is Blue,》,感情上都很難完全認同。」

DSC09433

不貪心求大迴響 稱資源有限欠信心持續舉辦

目前來說,「獨立短片獎」有沒有達到最初的期望?崔說有:「只要唔好貪心想有好大反應。畢竟我哋曾經有幾年(獲得)很大反應,但你要知道嗰個係例外,好例外先會發生,否則邊有咁多人睇你電影。如果你知道嗰個例外,宜家做到嘅(效果)都滿意,因為真係可以接觸到多啲人,亦都有個討論。」

但被問到有沒有信心持續舉辦 ,崔允信秒速回答:「冇。」他直言,仍在思考是否值得投放資源做這件事,又只靠放映收入不可能「回本」,而除非找到人願意幫忙:「出年即刻有第二屆就好困難,睇吓可唔可以兩年一次咁試吓。」

之所以有資源舉辦第一屆,崔解釋是依靠影意志臨解散前製作的最後幾部電影收入:「《理大圍城》、《佔領立法會》有啲放映唔到,觀眾都唔肯退票。」他又笑言,幸好自己選擇移居台灣:「如果我選擇去加拿大、英國,可能就唔敢亂用嗰筆錢。(因為嗰邊物價高啲?)係呀,我個人一定投入唔到咁多,要搵食。但喺台灣就可以應付到,我就即時作出呢個反應。」

DSC09426
影意志推出限量版咖啡杯,指可以透過購買支持「獨立短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