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星郵輪「領航星號」以尖沙咀為母港 稱非因啟德碼頭不佳

【獨媒報導】麗星郵輪旗下郵輪「領航星號」(Star Voyager)翻新後首次到港,至11月中會以尖沙咀作為母港,停泊在海運碼頭,計劃開岀班航次預計總載客量達90,000人。公司昨日(6月27日)舉行啟航儀式,麗星夢總裁吳明發表示,斥資5,000萬美元翻新郵輪,至於沒有選擇啟德郵輪碼頭,並不是該處不好,而是考慮尖沙咀位置方便旅客購物,亦可欣賞維港夜景。
翻新的設施包括維修引擎、設置新的燈光系統、擴大郵輪的大堂作娛樂活動的中心、套房及把麗星郵輪招牌的「皇宮」系列套房都帶上郵輪,郵輪上共有十五個餐廳及酒吧,提供多國菜選擇。
翻新後的「領航星號」總載客量可達2,600人,有逾970間客房,共14層甲板,排水量逾達77,000噸。船上設主題餐廳、酒吧及為各年齡層設計的娛樂設施,如水上樂園、空中滑索和高空繩索、劇院、賭場及夜店,亦有水療與健康中心、健身中心、髮廊中心等。船上提供8種客房房型,包括皇宮行政套房、皇宮套房、皇宮行豪華房、皇宮庭苑別墅、豪華露台及露台客房、海景客房、內側房等。
暫以香港做母港 稱標誌重歸市場
郵輪提供2至5晚的亞洲航線供旅客選擇,航點包括台灣、日本、越南及菲律賓,航季至今年11月14日結束。收費視乎房型及季節而定。中季(mid-season)兩晚高雄行程由1,800元至7,200元;推廣季(low season)同樣行程則由1,200至4,800元,另設港務費及船上服務費等額外費用。
星洲旅客指香港「商店少咗、本地香港人少咗」
「領航星號」今日約下午1時抵港,船上有近700名旅客,郵輪本月23日從新加坡出發,途徑越南胡志明市,共五天行程以香港為終點站。林小姐來自新加坡,今次是第三次到訪香港,問及船上有何設施,她表示「都係一般泳池、賭場等」。她今次打算留港三天,但暫時未有特定遊覽計劃,主要想吃香港的地道小菜。她指比較疫情前訪港,感覺疫情後香港的變化很大,她說:「商店少咗、人少咗、本地香港人少咗,感覺唔一樣」,她不評論該改變是好是壞。
另一旅客張先生來自內地,平常在國外工作,今次是首次來港,感覺興奮。但因為工作關係,只能在香港留一天,只打算到油麻地、旺角附近遊覽,整個行程消費數千到一萬元左右。
郵輪昨晚再度出發,展開三日兩夜的公海遊,麗星郵輪表示,已有2,200人報團,接近爆滿。麗星郵輪昨日於「領航星號」上舉辦啟航儀式,麗星夢總裁吳明發表在致辭時表示,「領航星號」重返香港,並以海運碼頭為母港,標誌着麗星郵輪正式重歸香港市場,他説:「其實香港是我們的老朋友,所以我們非常高興,這次重歸香港。」他期待透過區域旅遊的發展,能進一步鞏固香港在亞洲郵輪樞紐的地位。
首批受惠中央新政策 內地客免通行證上赴港郵輪
旅遊事務署旅遊事務副專員朱瑞雯女士致辭時表示:「麗星郵輪不但是香港的老朋友,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好朋友就應該常見面,所以我們希望一年365日,都可以在我們的維多利亞港看見領航星號。」
她又指,「領航星號」新推出的航線涵蓋香港、三亞以及其他國際郵輪港口,是首批受惠於中央於今年三月透過 CEPA 推出的新安排,容許內地旅客以過境方式赴港,參與掛靠內地港口的國際郵輪航線。新安排下,內地旅客可憑簽證、護照及相關郵輪航程的確認文件,免通行證過境香港參與郵輪航程,大大便利內地旅客參與國際郵輪旅遊,使香港發揮「郵輪樞紐」角色。
冀貢獻「郵輪經濟」 強調並非啟德碼頭不好
吳明發表示選擇海運碼頭,主要是基於地理位置上的考慮,尖沙咀有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夜景,也希望能方便旅客上下船前後去購物,貢獻香港的郵輪經濟,他說:「其實我們選擇Ocean Terminal(海運碼頭),也不是說因為啟德的碼頭不好,其實啟德碼頭也是非常棒的一個郵輪碼頭……(尖沙咀)尤其對外國的旅客來說,非常方便,而且有非常棒的夜景。」
「領航星號」今年計劃從香港開岀共45班航次,期望能乘載9萬名乘客,預計當中三至四成的遊客來自國際、六至七成來自本地市場。今次已經安排大幅度地由8月延長航季至11月,並貫穿夏天及秋天兩個旅遊旺季,並按季節天氣,推出較適合9至11月,往南部區域的四條全新限定路線,兩條不同風格的越南路線、前往菲律賓長灘島和科隆島的海島遊等。至於11月航季結束後「領航星號」的去向,則視乎市場反應而定,團隊現正籌備策劃中,會於適當時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