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將軍澳綫上月22日發生故障,全線停駛5小時,港鐵上周公開調查報告,表示因線夾錯位與輔助帶不足,引致「跨接線」下垂,與行駛中的列車車頂產生火花,引致電力供應故障。與此同時,港鐵意外將電力系統和信號系統的接地系統連接起來,令全線信號系統出事。有專家表示,只有信號系統故障,才會引致全線停駛,斥港鐵報告避重就輕,只以極少篇幅交代信號系統,促港鐵交代更多細節。

IMG_5350
資料圖片

「跨接線」下垂致電力供應故障

港鐵聘請獨立專家、理工大學電力應用講座教授何兆鎏參與調查,並在上周五(27日)公開調查報告。報告指當日下午約5時14分在北角站至油塘站間,因架空電纜系統有一條「跨接線」下垂,與行駛列車車頂接觸產生火花,引致直流斷路器跳掣,令電流中斷,同時信號系統產生故障。

線夾錯位與輔助帶不足引致下垂

一般架空電纜會有「承力線」避免跨接線下垂,但由於事發路段為鐵路海底隧道的防洪閘位置,設計上沒有存在「承力線」。調查後亦發現,線夾安裝位置不理想,引致「跨接線」過長,以及缺少「輔助帶」下,引致跨接線下垂。事發後當局檢查該路段,發現線夾完好無缺,但原有6條輔助帶中有3條已不存在。相關跨接線及輔助帶於1989年安裝,港鐵紀錄中一直並無下垂問題。

港鐵意外連接電力系統與信號系統 引致全線停駛

但電力供應故障,為甚麼引致信號系統一同短路?報告指港鐵早前在北角區域的信號設備房內進行工程時,無意間令電線托架一支螺紋金屬桿接觸到信號設備櫃,因此當電力供應故障時,其電壓突波雜訊干擾了信號系統。

專家斥港鐵報告避重就輕

鐵路運輸專業人員協會主席張年生今早(30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批評,港鐵報告避重就輕,以多數篇幅交代電力供應問題,但全線系統停駛的原因必定在於信號系統:「如果淨係一架車嘅事故,係唔影響成條線嘅運作,信號系統就會啦。我覺得係要交代多少少,得兩三段文字好短,我覺得唔係幾夠囉。」

張年生指信號系統與電力系統有分開的接地裝置,避免信號系統受干擾,但報告中稱一支「螺紋金屬桿」接解到信號設備櫃,相信不是最初安裝裝置時就出現,應該是有工人維修時,意外連接兩個系統。他促請港鐵應公開歷年維修紀錄,涉事維修工人。

批評事發後員工「手忙腳亂」 促加強演習

就「跨接線」下垂問題,港鐵稱會加強檢查,張年生則指檢查期間亦有可能會有意外發生,認為當局要改變思維,更多主動監測,例如引入人工智能,以及車頂安裝攝錄機。

對於港鐵需時5小時復修,張年生表示現時依賴前線員工經驗去找出事發成因,認為應設自動化系統,加快找出成因的速度。此外,他指當日見到員工有「手忙腳亂嘅情況」,望加強全線員工演習。

張欣宇指加強巡查「不設實際」 數碼化管理鐵路更賽際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在同一節目指,該路段有數以千計的輔助帶,無可能靠人眼逐一檢查,認為港鐵加強巡查「不設實際」,有需要將整個鐵路系統數碼化。

張欣宇
張欣宇(資料圖片)

港鐵在報告中稱會考慮增設免費接駁巴士以應付意外,張欣宇明白市民有相關訴求,但擔心方案「未必行得通」,因過海鐵路高峰時段每小時接載12至13萬人,考慮到現時路面交通已經飽和,即使增加過海巴士亦只會引致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