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年六月,我建立了一個知識頻道「凱樂知識之旅」。主要透過閱讀分享、人物專訪,以及一些應用軟件的示範來分享各類知識。期望透過這個頻道推廣閱讀和終身學習。

不經不覺,頻道已經一歲了。在這一年裡,我定時上載節目。想不到已經走到這裡。在這段日子裡,與其說能夠為別人提供到些什麼幫助,我發現得益最多的還是我自己。

凱樂是誰?為何設立知識頻道?

凱樂也好,陶樂思也罷,全都是我的筆名。我是一名具有社會工作教育背景的白領工作者。設立這個頻道,其實與我的上述教育與職業背景息息相關。

社會工作教育對我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賦能的概念。身為殘疾者,我經歷過職業發展的低潮其。因此,賦能更加成為我人生的核心價值。設立這個頻道,就是想體現這個價值。

白領這個稱謂聽起來不錯,主流社會總認為白領工作比藍領工作舒服,收入又穩定。因此,白領階層是受到他人羨慕的。但這個階層最明顯的困境,就是生活經驗受限。每天上下班走著相同的兩點一線;接觸的也是同一群同事;做的事情也是職責規定的同一堆工作。每天的生活就像同一頁書不停複印;同一段影片不停重播。這樣的生活多麼沉悶無聊就可想而知了。另方面,眼見身處的社會仍有很多極待改善之處,但因生活經驗和眼光的侷限,根本不知道能做些什麼。於是很容易掉進無力感的窠臼。一句「現實就是這樣啦!」,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我是個幸運的人,透過閱讀書籍、業餘訪問,我逐漸從侷限、掣肘與無力感當中走了出來。透過閱讀,我替自己解開了很多對人生、對世界的困惑;透過業餘訪問,我看見很多人正透過各類嘗試,使自己活得更快樂,更有意義。我發現人生原來還有很多選擇和可能性。這一整個過程,正是上文提及的賦能。透過這個賦能過程,我的眼光得以擴闊,會更有信心開創未來。我進一步想,還會不會有其他人像以前的我那樣,因生活環境的侷限而感到無力呢?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這些人呢?於是我在一年前建立這個頻道,期望把我看見的選擇與可能性告訴更多未看見的人。

我自己的得益

雖然一心想著要幫助人,但營運頻道一年,我發現得益最多的竟然是我自己。

第一個得益,是閱讀效能的提昇。我的頻道,超過八成的節目是介紹書籍。要把讀過的書介紹給別人,自己必需先了解書本的主旨,並且能選取和組織重點內容,再以自己慣用而別人也聽得懂的語言呈現相關的內容。以上過程會運用到我的深層思考、組織呈現等心智能力。這樣一來,就更容易深化透過閱讀學到的知識了。以前閱讀常有讀過忘記的問題。做了說書人之後,就不會忘記書本的重點內容了。更令我感到高興的,就是我能把閱讀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例如經營這個頻道,就運用了不少閱讀創業書籍獲得的知識。

第二個得益就是影音製作技巧從0到1。在設立這個頻道之前,我對於如何製作影音,如何上載影片,如何開設和裝修自己的頻道,都是零知識零經驗的。經營頻道一年,每星期製作和上載兩枝影片。日子有功,對於影片製作、上傳等,我都非常熟手了。若看回我的第一枝影片,會發現我說話膇字頗多。現時說話已經流暢多了。新近的影片膇字也大幅度減少了。這些經驗使我更有信心和勇氣學習新知識。

第三個得益是收穫友誼。雖然頻道訂閱人數不多,但我的好友一直都在無間斷地支持。有人打開了頻道通知,一有新影片上載就去觀看。有人介紹訪問對象給我。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支持。此外,我也和其中一些訪問對象成為了朋友。大家一起向著賦能的目標努力向前。

發展前瞻

頻道一歲是個里程碑。我會繼續創作更多優質內容。期望因看不見選擇和可能性而感到無力的人,能透過我的內容賦能自己。令每天的生活變得更有力量,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