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轄屬中學校服惹爭議 舊生批校方「零回應」促撤回並啟動公投

(獨媒報導)(曾經)作為學生的你,喜歡自己的校服嗎?有沒有想像過可以穿上自己設計的校服?2019年,九龍樂善堂為統一轄下5間小學及6間中學的校服,舉辦「轄屬學校校服設計比賽」。比賽共收到過百份作品投稿,然而樂善堂在2021年起統一更換中學校服時,未按照得獎作品作設計,新校服更被指有質料透簿、惹來嘲笑等情況。
自換校服以來,由樂善堂轄屬中學舊生及學生管理的社交媒體專頁「lstss.secrect」一直收到學生意見,對校服設計表示反對及質疑。今年7月,「lstss.secrect」先後發出公開信和收集近千個聯署,盼樂善堂能撤回新校服,啟動「校服公投」,讓學生能夠參與校服決策程序。
其中兩名舊生接受《獨媒》訪問,批評樂善堂至今對學生訴求「零回應」,更有學校限制學生表達意見。他們認為,學校作為社會縮影,長此教育下會令學生不敢再主動發聲,爭取應有權利,但仍希望「想做返少少嘢去幫吓手」。《獨媒》就事件以向樂善堂及其6間轄屬中學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在樂善堂網頁上,原本可閱覽載有校服設計比賽詳情的刊物,但《獨媒》在報導刊出當日發現該期刊物在網頁上「消失」。
樂善堂於2020年出版的《樂善友訊》第16期中載有「轄屬學校校服設計比賽」的詳情。刊物內容原本在樂善堂網頁上可以讀到,但報導刊出當日,《獨媒》發現第16期在網頁上「消失」,只剩下第6至15期及17至21期可閱覽。)
用料單薄易透內衣 女同學在車上被注視、男同學感尷尬
樂善堂轄屬6間中學,自2021年9月起統一更換新校服。女生夏季連身校裙的上身以白色為主,中間配有一條紅白藍拼色的「LST」(樂善堂英文縮寫)飾帶,並沿用企領設計,下半部分則是藍色裙,惟不少學生批評新校服設計醜陋及用料單薄,而當出汗或被雨水打濕,校服會清晰透出內衣顏色。
訪問當日,lstss.secret管理員C及T(化名)向記者展示樂善堂顧超文中學的校服。在陽光或燈光下,白色恤衫顯得透薄,會透出打底衫。C表示,校服本應保障學生私隱,但質地過薄令同學受害。他舉例,專頁一直接獲眾多女同學投訴,稱搭巴士及地鐵時常受到注視,令到她們感到非常不安,更有網民留言冒犯女學生,稱「支持恤衫再改薄啲透啲」、「就係要透bra先正」。而作為男生,「有時候落雨、出晒汗,男仔見到(女生內衣)都尷尬。」
新校裙設計沒有附帶底裙,學生須額外自行購買。兩人引述在校女同學指,梁銶琚書院、楊葛小琳中學及王仲銘中學均較少女同學穿著底裙,校方亦沒有規定必須穿著,只有一間中學開學時曾提醒女同學購買。他們又指,三間中學的舊校服材質不透,或已將底裙縫製在校裙內,故過去女同學不需要額外穿着底裙。
受訪者提供
被外校生嘲笑、設計令頸部不適
6間中學的校服原先各有不同,統一後只能靠胸前的校章分辨所屬中學。原本分為四社顏色的體育服,亦統一為藍色,上衣則將社名繡在一側。C及T表示,舉辦聯校或校內運動會時,「唔望嗰隻字都分唔到係咩社」,雖然有學校去年允許學生穿着舊版體育服,惟校服商早已停產,舊校服「買少見少」。
新校裙及運動上衣選用藍色為底色。管理員C指,在學期間常見身穿舊校服的學長或其他學校學生,以「Led燈」、「藍精靈」、「紅白藍膠袋」等說法嘲笑低年級生。
此外,他們指新校服企領設計令學生頸部感到不適,但校方規定必須扣好頸喉鈕,夏日炎熱日子常令人難以呼吸;另外,不少男同學的西褲褲襠及大髀外則接口經常「爆軚」,大概一年便需要購買新一套校服。
舊校服面臨絕跡 發公開信、聯署爭取撤回新校服
新校服使用至今已有四年,學生為何如今才發聲爭取?兩人解釋,過去幾年校方尚容許學生穿著舊版校服,而今年的中六生將會是最後一批可穿舊校服的學生:「如果過埋今年真係絕晒種㗎啦。」此外,專頁營運至今,一直收到來自六間學校的學生不滿新校服意見,所以希望透過公開信和聯署,向嘲笑他們的校外生表達「我哋都唔想要,我哋都係被迫著」。
lstss.secrect曾在今年7月1日向樂善堂主席李培埡發公開信,要求撤回使用新校服,全面回復使用舊校服或重啟諮詢,又質疑新校服是誰設計、為何不採用2019年校服設計比賽獲獎作品,以及過程中有否諮詢學生、老師及家長等不同持份者意見。因公開信未獲回覆,lstss.secret亦發起聯署爭取訴求,截至今月初(9月4日)獲921名學生、舊生、家長、教職員及公眾聯署。
受訪者提供
有中學不准學生投稿「宣洩情緒」 舊生盼「做返少少嘢去幫吓手」
發聲會否有代價?有樂善堂梁銶琚書院學生指,在9月1日開學禮上,校方公開要求學生不准再向lstss.secrect專頁投稿「宣洩情緒」及在社交媒體「亂post嘢」;有班別訂立班規時,班主任更要求學生寫上「不在網上貼文詆毀老師及同學」規矩。C指,校規本身已訂明嚴禁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或轉載有損校譽的內容,批評校方是次行為令學校氣氛壓迫,如同「白色恐怖」。《獨媒》曾向書院查詢說法是否屬實,截稿前未獲回應。
對於校方及樂善堂至今未就事件作出回應,C及T認為是「我哋講中咗(問題),佢哋唔知點回應好」,又推測校方認為反對聲音屬少數,故想低調「冷處理」。不過,他們形容學校是社會的縮影,而校方今次做法影響學生最基本人權,包括言論自由,長此教育下只會令更加多中學生感到灰人,再不敢表達訴求。因此兩人作為舊生,「我哋都想做返少少嘢去幫吓手」,因為校服不僅代表學生身份,「仲係代表我係呢間中學嘅人,我同其他同學係同一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