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立法會周三就《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恢復二讀辯論,最終在大比數下否決。身兼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李慧琼因前往北京參與會議缺席,她今早出席記者會時表示,表決結果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並可見草案非常清晰地極具爭議。李慧琼強調尊重不同性取向,但指草案被否決反映行政、司法機關各施其職兼有效運作,稱「完全唔存在不尊重法治呀等等呢啲」,更可反映香港司法獨立及行政主導。

李慧琼上周一連五日到北京,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她今早見記者交代會議內容。對於《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立法會大比數否決,李慧琼指可見草案非常清晰地極具爭議,無論支持或反對都有各自有各論述,而事實上社會未有共識,總體結果亦是符合香港社會主流價值觀。

無標題

倡以「其他方式」處理 李慧琼:毋須使用具爭議法例

李慧琼強調尊重不同性取向,並反對任何形式歧視,惟條例草案涉及登記安排,故引起不少市民憂慮等同承認同性婚姻,衝擊傳統家庭價值。被問到政府後續工作,李慧琼稱明白同性伴侶在實際生活中都會遇到法律、政策困難,包括醫院探視、遺產承繼等,建議政府可考慮以「其他方式」處理,毋須使用具爭議的法例。

除此之外,李慧琼認為事件反映行政及司法機關基本法下各施其職及有效運作,「完全唔存在不尊重法治呀等等呢啲」,並充分反映香港司法獨立及行政主導,又建議政府多與不同團體就社會各種議題多溝通,希望「逐個問題實質地解決」。

無標題

通過6項法例 包括新修訂《仲裁法》

在人大常委會方面,李慧琼指5日會議已審議18項法例及聽取13項報告,並通過6項法例,包括《原子能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國家公園法》、《法治宣傳教育法》、修改《食品安全法》、以及新修訂的《仲裁法》。

對於《仲裁法》修訂草案通過,李慧琼認為標誌在國家支持下,將有更多仲裁機構「走出去、引進內」。她又認為,對香港仲裁機構是非常好的消息,因過去香港或境外的仲裁機構不能直接進入內地,需要以仲裁員身份到內地參與仲裁,修訂後明確境外仲裁機構可到內地自貿區展開工作,如南沙前海等,同時鼓勵境內仲裁機構「走出去」,可提升大灣區仲裁業務水平及國際化有幫助。

據了解大灣區法院將調解個案交香港處理

「十四五」規劃提出,將香港建設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特區政府已在舊灣仔警署設立「國際調解院總部」。李慧琼表示在中央的支持及推動下,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指據了解大灣區內的法院,包括前海法院等,亦會將需要調解個案交由香港調解機構處理。

此外,李慧琼亦提及法治宣傳教育法,指將增強香港及澳門市民維護《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並認為與特區政府工作連貫,及非常肯定律政司過去積極在香港推動《憲法》、《基本法》及法治教育工作,已培訓不少法治傳播者,讓香港法治教育更加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