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已成立10年的民主思路「去民主化」,今日宣布改名為「民思政策研究所」,原任召集人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湯家驊則改任所長。對於改名,湯家驊解釋指過往不少人誤會民主思路是政黨,以為其工作重心是參選,希望改名能令社會明白智庫的重心:「我哋唔係刻意去逃避民主呢兩個字,但我哋係刻意去加強社會去了解,我哋嘅工作係政策研究嗰方面。」他又表示,「民主」二字遭人誤會智庫「有某一種政治傾向」。

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湯家驊,他在2015年6月創立民主思路,在同月否決政改後辭任立法會議員及退出公民黨,並在2017年獲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至今。民主思路今午舉行舉行新一期「一國兩制」指數及報告發佈記者會,湯家驊在發佈會開首已宣布,民主思路即日起更名為「民思政策研究所」,英文名則由 Path of Democracy改為 PoD Research Institute。

無標題

湯家驊:有人誤會民主思路「有某一種政治傾向」

談到改名「民思政策研究所」,湯家驊指縱使過去10年不斷澄清,但仍有不少人誤會民主思路是一個政黨,令支持者以為其工作重心是參選。湯家驊承認,有部分人因為「民主」二字,誤會民主思路「有某一種政治傾向」,從而影響智庫的中立性及可信性。

湯家驊強調,民主思路在改名為「民思政策研究所」後,背後的註冊公司、慈善分公司及架構等均沒有改變,重申改名可令社會明白智庫的重心:「由始至終都係做一啲中肯嘅、深入嘅、理性嘅研究工作。」他希望社會不會再誤解「民思政策研究所」的立場,從而間接影響智庫研究工作的可信性。

無標題

記者質疑改名避開「民主」二字 湯家驊否認

在提名環節時,有記者關注改名是否要避開「民主」二字。湯家驊否認,並解釋指假若更名為「民主思路政策研究所」,名稱會過於冗長。他又指「民思政策研究所」已包含民主思路的意思:「我哋唔係刻意去逃避民主呢兩個字,但我哋係刻意去加強社會去了解,我哋嘅工作係政策研究嗰方面。」

記者追問「民主思路」所引起的「誤解」對智庫運作有何影響。湯家驊就回應指,有人認為因為有「民主」兩字,便有「某一種政治傾向」,從而影響智庫的中立性、可信性,因此有必要將智庫名稱「講得清清楚楚」。

被問改名後會否派員參選 湯家驊:不反對亦不阻止

在過去兩屆立法會及區議會換屆選舉,民主思路均有派員參選,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黃頴灝在2023年亦被當局委任為元朗區議員。

被問到改名後會否再派人參選,湯家驊則強調智庫立場沒變,一直以研究工作為主。他又表示要「澄清」,指「民思政策研究所」並非如「坊間講係派人去參選」,而是組織內有成員有意參選,並期望獲智庫支持,智庫才會提供協助,再三強調智庫不反對亦不阻止成員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