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發表《施政報告》,他在開場篇幅提到自2022年上任以來積極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成效包括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在三年間上升3,000元,增幅約11%,說法引來網上一片討論。

翻查政府統計處資料,李家超上任前的2022年第二季,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7,200元。三年後的今年第二季,則為30,000元,增加2,800元,升幅為10.2%。

不過2020年1月疫情爆發,至2023年初所有應對疫情措施撤銷,歷時約3年,期間本港經濟及家庭月入均有減少。2019年第一季,本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亦曾達30,000元,其後反修例事件爆發,跌至第四季的28,300元。疫情期間,收入中位數曾進一步跌至2020年第四季的26,500元。

2021年疫情曾一度稍息,收入中位數曾回升至2022年第一季的28,500元。惟本港再次爆發疫情,第二季跌至27,200元。本港轉為「與病毒共存」及疫情結束後,2023年第三季重回30,000元水平,2024年數字曾有起落,至今年第一及第二季維持30,000元。

李家超亦提到上任後,香港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更好加快復甦」,料今年會正增長2至3%。翻查資料,本地生產總值在2019年出現-1.7%負增長,翌年因疫情更錄得-6.5%。2021年疫情稍息,有6.5%正增長。李家超上任的2022年,則因再現疫情而出現-3.7%的負增長。2023年及去年,經濟重新錄得正增長,分別為3.2%及2.5%。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