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在去年《施政報告》公布138項KPI,李家超今日表示有3項KPI未有按原定指標完成,兩項來自發展局,一項來自教育局。至於「明日大嶼」的填海環評程序,雖然相關環評已於去年底備妥,但李家超表示基於推展時間將放緩,並且未有具體安排,發展局經檢視情況後,認為現階段不宜繼續推進有關法定環評程序,當局會完成已進行的研究,資料則會留作參考。李家超表示,他和財政司司長「都接納並同意」。

至於今年的KPI,有79項新指標。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保安局將於2026年內,舉行面向公眾的「萬眾一心護國安」話劇匯演,並於2025/26學年,招募約80名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義工,前往不同幼稚園宣傳《安仔與熊仔》。

李家超多次感到「心急如焚」的北都發展,今年有3個新KPI。政務司長辦公室、教育局及發展局須於2026年內公布「北都大學城」概念發展綱要。另外發展局要於2026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加快發展北都」的專屬法例草案。專屬法例草案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以注入資金,以及便捷「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和生物樣本流」。

其他專屬法例草案亦包括放寬各分區大綱圖的准許用途及微調發展參數,以及加快繳付徵收土地的賠償等。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