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最新《施政報告》提出防止企業濫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在侍應生及初級廚師的本地招聘期由4周延長至6周,僱主須每周參與勞工處實體招聘會,並調整人手比例計算方式,以申請職位單獨計算。不論在電台節目抑或立法會,都有聲音批評輸入外勞導致本地工人失去飯碗,民建聯梁熙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問到,會否就單一行業設熔斷機制,若失業率超出某數值就取消輸入外勞,不過李家超未有正面回應,僅表示會「動態留意」。

梁熙表示餐飲和建造業的失業率達7%,情況水深火熱,他建議當局設計熔斷機制,否則難以確保本地優先就業。他又指,已有市民反映,建造業和餐飲業的失業大軍已湧入清潔工等基層工作,擔心該些工種再出現失業問題。


梁熙

餐飲業「洗緊牌」 「做得好」餐廳有空間擴張

李家超重申引入外勞的政策,沿於人力推算「少咗19萬勞動人口」,加上人口老齡化,部份行業出現人手短缺,他強調若行業有真正需要而政府不批准,會導致生意差而結業,反而導致更多員工失業。他稱《施政報告》針對侍應和初級廚師「做手術」,原因是兩者外勞數目最多,他又指會「動態留意」,「唔可以鐵一板咁樣唔理事實」,要因時地制宜。李家超又指,餐飲行業正在「洗緊牌」,中式酒樓生意雖然下跌,但快餐和非中式餐廳則「做得好」,生意有2至4%上升,他認為反映有擴充空間。


周小松

勞聯林振昇和周小松分別要求政府,對高失業率行業設外勞上限,以及將所有侍應和初廚的招聘條件,擴展至所有輸入外勞的行業。不過李家超僅稱「勞福局會整體留意」,並會嚴格審批每宗申請。

朱國強關注新證書制 議員教師資格或被釘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完善」教師註冊機制,建議修訂《教育條例》並增設「執業證書制度」,證書設有效期,即教師要定期續證。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表示,不少前線教師反映,近年政府對教師的培訓、持續專業發展和言行操守已有各種嚴格要求,「係咪有必要改變註冊機制」。他又指立法會議員當中,有數名議員同樣有教師資格,但無在學校任教,質疑日後他們的牌照「係咪被釘牌?」李家超回應稱,對教師專業很重視,因為教師對社會影響很大,他明白部分教師取得資格後,「唔係百分百參與(教書)」,教育局會考慮相關意見。

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