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他出席《施政報告》聯合電台節目。對於未有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李家超稱租置計劃有其存在價值,指現時39個屋邨設有租置計劃,惟只賣出約85%單位:「佢有存在價值,但點解唔賣晒呢?而且我哋而家呢39幢可以租置嘅,隨時你都可以買,似乎固定咗,我哋有啲問題要解決。」他稱當局會透過調研,找出住戶不購買單位的原因:「佢咁始終多年嚟都唔賣晒嚟嘅?我哋要搵出原因。」

在節目中,聽眾袁小姐關注中產家庭入息超出申請居屋的資格,夫婦欲生育但要捱貴租。李家超則稱本港目前樓價穩定,希望市場繼續穩定,市民工資增長從而累積財富買樓,並指未來5年居屋供應將增加五成,強調政府未有放棄夾心階層住屋計劃,但要尋找土地。

市民指引入外勞令本地工人失業 質疑「賺咗香港嘅錢喺大陸使」

多名聽眾關注輸入外勞影響本地工人就業,聽眾陳小姐稱是「好支持政府」的市民,但亦表明反對輸入外勞,指外勞影響本地工人就業,例如不少內地勞工均到澳門工作,令澳門人工作機會減少,從而移居外地、「搵唔到生存空間」,「其實香港情況都有少少似」。

另一聽眾陳先生稱其居住在東涌,在國泰航空任職臨時工,公司近日聘請外勞,令不少本地工人失業。他指一眾外勞居住在珠海,質疑「賺咗香港嘅錢喺大陸使」,對本港經濟沒有好處。

李家超重申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 企業不能濫用

李家超重申當局會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呢個完全不會變」,但指整體勞動人口在2023年,即進行研究時候的數目,較2018年的367萬減少19萬,60歲以下勞工人口更較最高峰時減少30萬。他指部分行業行業欠缺人才,遂要精準輸入外勞,否則企業倒閉,本地工人亦要失業。

無標題
李家超(資料圖片)

另外,李家超強調企業不能濫用輸入外勞,而針對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外勞提高要求,是因為該兩個工種佔輸入外勞人數一半,當局先針對明顯問題,再視乎情況動態作調整。不過,他指老齡化導致勞工下跌是事實,部分行業包括洗碗、洗衣、倉務及園藝坍人手不足,所以必須精準輸入外勞及禁止濫用。

至於外勞不住在香港,李家超就指他們「會返番嚟」:「雖然佢哋喺香港以外住,但佢令到我哋個行業可以營運,呢個係經濟價值嚟。一個小巴無人揸,我哋就無小巴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