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棍屋平安渡過十號風球 暫托動物陸續回家

【獨媒報導】流浪動物收容中心阿棍屋在颱風樺加沙襲港前夕,因為憂慮將會水浸,將約140隻貓狗送往暫托家庭避風。最終阿棍屋順利渡過今次十號風球,僅曾三次短暫停電及輕微水浸,未有任何設施及物品損毀。創辦人謝婉儀(Ivy)感激所有參與暫托的家庭。
中心曾3度停電、羊區及小狗區有水浸
位於元朗馬鞍崗的阿棍屋,處於地低窪位置,加上去水渠設計不善,遇上極端天氣皆極易水浸。為保護一眾貓狗安全,阿棍屋「超前部署」,安排約140隻貓狗到暫托家庭避風,並在中心內設防風排水裝置,創辦人Ivy及數名義工則在颱風期間24小時留守,照顧仍在中心的動物。
樺加沙最終為香港帶來的破壞,遠比2018年的山竹為輕。阿棍屋方面,Ivy指只有羊區曾水浸高至約一個卡板位置,以及小狗區輕微水浸,已利用預先準備的吸水機排水至馬路。風暴期間,留守的狗狗處於有蓋區域,雖然橫風橫雨下亦有「撇雨」情況,但她稱「比我哋想像中好好多,我預呢度會冧、水浸、停電咁樣。」十號風球高掛當日,阿棍屋曾3次停電,Ivy指幸好每次維時不長。
Ivy感謝5名義不容辭留守的員工及義工,指他們在凌晨時分主動「輪班」巡視中心,讓她感到安心:「我冇講過要大家巡更,冇諗到佢哋自己幾個自發性去去巡,我已經頂到都凌晨唔記得幾多點,真係要唞一唞又再醒,問一句(情況)點呀,佢哋話得㗎啦你放心,我哋已經幾個夾咗邊個瞓跟住邊個巡。」
料本周內接回所有貓狗
阿棍屋於上星期四(9月25日)開始,接回暫托在外的貓狗,至周六已接回約八成。Ivy提到有部份暫托家庭「想同佢哋(貓狗)玩多幾日」,料本周內可以接回所有貓狗。
《獨媒》記者昨日到訪阿棍屋,部分「回家」的貓狗由義務司機在全港各區幫忙接送,亦有不少暫托家庭親自駕車前來,主動分享貓狗情況,大讚狗仔「好乖」,分別時亦非常不捨,數次回望又「摸頭」才離開。
暫托了3隻老狗及3隻大狗的伊莉,昨日親自送回最後3隻大狗。她是透過流浪貓狗善終的士義務團隊認識阿棍屋,「見到佢哋需要(暫托)咁就聯絡咗佢哋。」伊莉本身提供私人暫托寵物服務,其居住的村屋有多間空房可以使用,故暫托較少家庭能容納的大狗。她暫托失明的洛威拿「霜霜」、兩隻唐狗「椒椒」及「阿福」,指只需教導牠們一次,便已經記住睡覺位置,又懂得返回指定位置小便,笑言「就算屙咗喺廳,『椒椒』會乖乖地坐喺度跟住望住我哋,好似做錯嘢咁。」
伊莉坦言「其實我想領養嘅,但係我哋做暫托嘅話,始終自己地方有狗狗,驚同其他狗狗夾唔嚟,所以就比較難啲,盡可能暫托到嘅都會暫托。」
義務接送的司機Ning,先後在銅鑼灣及跑馬地接回一貓一狗,「我有架車,車尾夠大又有時間,why not。」
有暫托家庭盼領養
暫托亦有意外收獲,便是知道貓狗「入屋」情況。Ivy指中心有較多動物,易令牠們「爭風呷醋」。此外受周遭環境影響情緒,會令動物 「你嘈我又嘈」。不過「入屋」後可能只有一人一狗,動物情緒或較為平靜。
Ivy以從未「入屋」的白色唐狗「雪米糍」為例,其身形龐大,體重達18公斤。她初時估計難以找到暫托家庭,但最終亦獲好心人暫托,Ivy起初擔憂「雪米糍」會否不能適應陌生環境。不過意想不到的時,暫托家庭昨日將「雪米糍」送回中心時,大讚「雪米糍」乖巧安靜,出街亦不會飛撲其他狗,玩玩具時亦懂得「拋接」,亦不會咬實玩具不放:「(話「雪米糍」)玩兩吓就會鬆口,唔會不停同你咁扯,食嘢又乖。講到佢好似完美咁濟。」
她笑言:「我無諗過『雪米糍』咁乖,佢喺籠入邊成日玩水兜,成日將水兜倒瀉晒,但係佢(暫托人)話屋企冇搞亂檔,水兜冇倒瀉,直程一粒聲都冇出,瞓覺就瞓覺。」
Ivy提到,曾「入屋」的貓狗被領養的機會會大增,不少暫托家庭提供動物在家生活的片段,令未來領養人能更了解實際情況:「有人想領養時候,咁我咪可以將啲片show俾佢哋睇,俾佢哋知道原來佢入過屋咁乖,咁個(被領養)機會大咗。」她多次感激暫托家庭「佢哋真係好好,除咗幫我哋渡過難關,我哋都可以認清啲狗仔入屋嘅性格,更加知道狗仔入咗屋係咩情況。」
Ivy透露,最少有5個暫托家庭計劃轉領養,「見到佢(貓狗)好似同我啲狗又夾到,同埋都對咗幾日有感情,不過我話好唔緊要,我哋都會俾時間你去諗去考慮,但你要(送貓狗)返返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