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實施無期 被問官員需否被問責 謝展寰:掌握民意是管理一部分

(獨媒報導)環境及生態局決定現屆政府會續暫緩實施垃圾徵費,局長謝展寰下午向立法會交代詳情,議員們一面倒支持政府,僅兩名議員表示「有啲失望」。其中狄志遠問到在什麼條件下可以重推垃圾徵費,謝展寰強調只是暫緩,並非「擱置」或「取消」計劃,若將來政府看到減廢回收投入度高,或者不再需要考慮動用徵費。至於有無官員要在「部門首長責任制」下被問責,謝展寰表示責任制是確保有效管理,他認為掌握民意亦是管理一部分,局長和署長都已盡力履行責任。
謝展寰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的開場發言時再次重申「繼續暫緩」的理據,指本屆政府已成功扭轉廢物棄置量長期上升的趨勢,日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在今年上半年減至10,141公噸,回收率在2024年上升至34%。他指,垃圾收費作為減廢回收的「工具」,得到市民廣泛支持是「先決條件」,不過民調結果顯示市民不支持現階段推行。
謝展寰:唔係擱置或取消 留做「備用工具」
新思維狄志遠表示,對政府在文件提及的「地緣政治」原因感到「有啲失望」,因為徵費政策非常重要,最後卻無法推行。他問到根據今屆政府的判決,「有咩條件下可以做,乜嘢係適當環境可以做」。謝展寰回應指,政府對2035年達到「零廢堆填」的決心絕不改變,數字說明過往幾年減廢回收效果顯著,他稱尤其是去年宣布暫緩後,社會對減廢討論「增加咗好多」。民意認為不適合推行,與「大環境大氣候」有關,特首在施政報告亦有11項措施支援中小企,他因此選擇繼續暫緩。
至於何時再推,他重申「暫緩」不等於「擱置」或「取消」,若未來政府見到市民的減廢回收投入程度「好高」,便不需要考慮動用徵費,否則可以重新考慮動用政策。他又指垃圾徵費是「備用工具」,將來香港有需要時可以使用。
談問責 謝:「唔能夠拘泥於某種方法手段」
九龍中楊永杰表示贊成政府決定,但問到有無官員因為特首最新提出的「部門首長責任制」而要被問責。謝展寰回應指,「我諗自我評估都係困難嘅,亦都唔容易令人信服嘅」,就議員的提問他「嘗試謙卑咁講吓我睇法」,雖然政府暫緩徵費,但環境局和環保署透過加強其他手段,例如宣傳教育,明顯收到效果,「我哋唔能夠拘泥於用某一種方法,或者某一種手段」,需要「正面回應民意」。他又指,環境局和環保署已盡力體驗特首「結果為目標」的要求,以及在部門首長責任制對「有效管理」的精神。他表示掌握好民意也是管理的一部分,他認為局和署已經盡力履行責任。
陳家佩倡表揚「模範減之社區」燃起各區「競爭」
新民黨陳家佩是另一位表達「有啲失望」的議員,不過她同時表示「好理解、支持」政府決定。她建議可以「借一借地區力量」,認為有競爭就會有進步,18區之間找一個「模範減之社區」,各區之間就會「自自然然」想出不同「減廢嘉年華」推動社區減廢氣氛。謝展寰表示十分歡迎意見,重點是如何幫助市民改變習慣行為,有什麼工具和方法達到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