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了缅甸和泰国的强烈地震?
缅甸发生7.7级地震,邻国泰国也受到影响,其震感远至柬埔寨和印度。
本周五的地震造成的大部分破坏似乎发生在缅甸古都曼德勒,靠近震中实皆地区——那里的建筑物倒塌,基础设施弯曲。据缅甸国家媒体报道,该国已有超过140人丧生。
根据联合国地震风险评估,缅甸南部城市勃固曾在1930年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至少550人死亡,此后,缅甸已多次遭受地震袭击。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饱受近4年内战困扰的东南亚国家如此容易受到地震的侵袭?此次地震的规模有多大?
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地震到底是什么。地球由三部分组成:中心是熔融的、大部分是金属的地核,周围是一层炽热的、几乎是固体的岩石层,被称为地幔,而外面一层则是拼图状的地壳,由不断运动的构造板块组成。
各个板块在光滑的地幔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从而导致能量的积聚。这种能量的释放将导致地球表面的剧烈震动,我们就称之为地震。当能量在海底释放时,则会产生一系列巨大的海浪,这被称为海啸。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地震学家威尔·耶克表示,余震是“由于主震导致地球应力发生变化而引发的”。
缅甸地表之下有些什么?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特别容易发生地震。
这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被称为“实皆断层”(Sagaing Fault)。专家们将其描述为一条从北向南延伸近1200公里的长直线,并且穿过了曼德勒和仰光等城市,从而使数百万人处于危险之中。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缅甸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横向摩擦——这种运动被称为“走滑断层”。
伦敦科学媒体中心引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地质构造专家丽贝卡·贝尔博士的观点,将两大板块之间的边界与加利福尼亚州著名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进行了比较——该断层在1994年引发了致命的北岭地震。
贝尔博士指出,“直线性质意味着地震可以在大面积区域爆发,而且断层滑动的面积越大,地震就会越剧烈。”
这场地震有多强?
地震强度以矩震级来衡量,矩震级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取代了著名的里氏震级。
本周五发生的7.7级地震被认为是强震,并在缅甸和泰国引发了混乱。
在泰国首都曼谷,一座仍在建设中的33层高楼倒塌,造成至少8人死亡,数十名建筑工人被困在废墟下。
在缅甸曼德勒,建筑物倒塌,皇宫受损,公路和铁路交汇处的阿瓦桥倒塌。现代首都内比都和前首都仰光也遭受了破坏。官方媒体称,全国至少已有 144 人丧生。
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缅甸近 80 万人可能处于最剧烈震动的区域内,预计未来几天死亡人数将急剧上升。
预计损失有多大?
地震发生的深度相对较浅,只有10公里。
科学媒体中心援引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球科学系的伊恩·沃特金森博士的话称,浅层地震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因为“地震能量到达地面时不会消散太多”。
虽然世界上一些位于活跃断层线沿线的地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和日本,都有抗震建筑规范,但本周五地震灾区的基础设施却不太完善。
正如沃特金森所说的那样,缅甸经历了“快速城市化”,经历了“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
他认为,本周五的地震可能造成与2023年土耳其南部7.8级地震相当的破坏程度——当时许多建筑物在多年不受监管的建设后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