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对出售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计划感到愤怒?
本月早些时候,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长江和记宣布计划将其在巴拿马运河两座港口的股份出售给贝莱德牵头的美国投资者集团。
该计划是一项价值 228 亿美元的巨额交易的一部分,根据该交易,该财团将获得对 23 个国家 40 多个港口的控制权。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抱怨这条关键的航运路线处于中国的控制之下。
3 月 4 日,交易消息传出后,长江和记股价飙升,但不到两周后,香港中国官方报纸《大公报》在两篇专栏文章中指责该公司“软弱无能,卑躬屈膝”,达成了一项“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民”的交易,长江和记股价应声暴跌。
随着 4 月 2 日签署交易的最后期限临近,长江和记现在成为华盛顿和北京的眼中钉。
中国为什么要阻止这笔交易?
《大公报》——由北京驻香港联络办通过一家子公司控制——社论经常被解读为来自中国共产党高层的信号。
香港特首选举唯一候选人李家超批评了长江和记交易,称该交易值得“认真关注”。
《华尔街日报》本月初报道称,该交易引发的愤怒甚至蔓延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上。
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习近平主席对长江和记的举动感到愤怒,消息人士称他希望利用巴拿马运河港口作为与特朗普讨价还价的筹码,而特朗普已承诺“收回”这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道。
周五,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表示,将“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公众利益”。
新闻发布后,包括《星岛日报》和《南华早报》在内的当地媒体报道称,长江和记本周不会继续进行这笔交易。
北京与长江和记的关系如何?
拟议的出售还凸显了北京与长江和记及其 96 岁的亿万富翁创始人李嘉诚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
李嘉诚从出生在中国大陆的难民成长为香港房地产大亨,在中国这片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土地上,他凭借与西方商业利益和共产党打交道建立了声誉,这几乎是神话般的地位。
李嘉诚以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关系密切而闻名,邓小平和江泽民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领导了中国的经济开放,但随着习近平主席于 2012 年上任,李嘉诚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减弱。
2015 年,李嘉诚重组其商业利益并在开曼群岛注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约在这个时候,他也开始从中国撤资。
2018 年,李嘉诚将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了他的儿子李泽钜,但这位大亨仍然备受关注。次年,李嘉诚对香港大规模民主抗议活动的矛盾言论激怒了亲北京的评论人士,而当时香港其他公司公开批评示威活动。
虽然分析人士对李家是否暗中支持香港的民主呼声持有不同看法,但普遍认为,与香港其他许多商业家族相比,李家亲北京的立场并不那么明显。
香港宝塔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兼政策研究主任陈伟信 (Wilson Chan) 告诉半岛电视台说,“与他这一代的其他家族办公室相比——比如早在 1980 年代就在大陆投资的霍、包家族,或者活跃于中美关系和香港治理的董氏家族——李家父子将自己定位为在全球投资、远离政治的商人。”
北京能阻止这笔交易吗?
陈伟信说,北京在正式的监管权力方面相对受限,无法阻止这笔交易。
他表示,“从严格的法律角度来看,北京和香港很难取消这笔交易,因为涉及的公司和港口并不‘合法’地位于中国和香港的管辖范围内。”
香港大律师、香港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表示,反垄断调查可以看作是阻止长江和记黄埔推进这笔交易的“威慑”。
汤家骅表示,中国监管机构通常不会介入阻止香港的商业交易,但他们有权进行调查。
汤家骅告诉半岛电视台说,“如果有人违法开展商业活动,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调查,看他们是否触犯了法律。”
《南华早报》援引专家的话称,中国监管机构可以声称对这笔交易拥有法律管辖权,理由是贝莱德收购如此多的港口将使其垄断区域贸易路线。
《南华早报》援引专家的话称,证明这笔交易会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可能更加困难,而由于贝莱德是一家私营公司,因此引发国家安全担忧可能具有挑战性。
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商业记者玛蒂娜·福斯(Martina Fuchs)表示,她预计这笔交易将被推迟或取消,因为它已经变得“高度政治化”。
福斯告诉半岛电视台说,“中国对长江和记出售港口业务的举动的批评,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另一方面反映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日益增长的压力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她表示,“在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之际,长江和记被推到风口浪尖,反映出两国都在争夺这条战略水道的控制权。”
北京还能施加什么压力?
即使不通过正式的法律渠道,北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施加压力。
一位报道中国经济的分析师——这位分析师不愿透露姓名——表示,长江和记在大陆的附属公司和商业利益是一个弱点,由于该问题的政治敏感性。
虽然长江和记已经减少了在中国的投资,但其约 12% 的收入来自中国——到 2024 年将超过 3 亿美元。
这位分析师表示,其姊妹公司长江实业集团在中国大陆仍拥有数十处房产,这意味着它也非常容易受到北京的影响。
他说,香港的外国和本地公司将密切关注下一步的动向。
该分析师表示,“李氏家族企业集团在大陆仍拥有大量资产,例如长江实业的房地产资产。他们几乎肯定意识到,北京可能会对此作出回应。”
凯文·任 (Kevin Yam)——其是一名律师,在 2022 年离开香港之前,他专门从事金融服务和商业诉讼——表示,北京可以利用这笔交易来杀鸡儆猴,就像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经历一样。
在 2020 年批评中国监管机构后,马云被迫取消阿里巴巴金融子公司蚂蚁金服的首次公开募股。
从那时起,他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因参与 2019 年抗议活动而被香港警方通缉的凯文·任告诉半岛电视台说,“香港就是香港,他们很可能不会像对待马云那样对李家进行同样的打压,但我认为最终无论事情如何发展……都不会直接与交易有关。”
北京过去并不回避对知名公民使用法外手段。
2017 年,当时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的加拿大华裔商人肖建华从他居住的香港豪华酒店失踪,多家媒体报道称他被中国大陆特工绑架。
肖建华的确切下落五年来一直无人知晓,直到 2022 年,上海一家法院以涉嫌挪用 80 亿美元罪名判处这位大亨 13 年监禁。
2023 年,在金融服务业受到打击的背景下,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科技银行家包凡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包凡的公司去年宣布辞职,此后再无公开消息。
长江和记交易的下一步是什么?
距离 4 月 2 日的最后期限仅剩一天,这笔交易的命运尚不明朗。
据香港特首内阁成员汤家骅表示,虽然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调查这笔交易,但香港政府尚未展开调查。
在中国大陆,政府似乎在同时使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上周,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受邀参加中国发展论坛,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商业峰会,每年在北京举行。
虽然李泽楷没有参与长江和记的管理,但市场将他的邀请解读为该公司与北京关系的积极信号,推动其股价上周一上涨 3.4%。
然而,彭博社周四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北京已向国有企业发出指令,要求其暂缓与长江和记及其附属公司开展新业务。
虽然长江和记和贝莱德是否会继续进行这笔交易仍不确定,但延迟并不一定会阻止交易的进行。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该交易据称包括一项为期 145 天的谈判排他性条款,在此之后,长江和记可以自由出售其资产给另一方。
《华盛顿邮报》称,双方均未透露排他性期限的“开始或结束时间”。
汤家骅表示,在没有长江和记或贝莱德官方消息的情况下,很难透露更多消息。
“公众所知的事实非常少,”他说,“[长江和记]保持沉默,什么也没说,所以,人们只能猜测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