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发生战争”:克什米尔城镇陷入印巴致命交火
当镜头扫过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争议边境、饱受战火摧残的山城蓬奇一所被迫击炮炸毁的房屋时,一个空灵的女声响起。
“这是一场灾难。”
蓬奇当地人向半岛电视台分享了这段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楼梯倒塌、墙壁上出现大坑,庭院里堆满了瓦砾和衣物,还沾满了鲜血。
“我所建造的一切都变成了废墟,”那声音充满痛苦地喊道。
自5月7日凌晨以来,巴基斯坦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射导弹,报复印度向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地点发射导弹,导致蓬奇地区至少11人死亡。
印度此次袭击是对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地区发生的针对游客的致命袭击事件的回应,这是自1971年战争以来巴基斯坦领土上最大规模的袭击,那次战争以巴基斯坦东翼被割断、孟加拉国成立而告终。
然而,随着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濒临军事冲突,许多克什米尔人表示,他们正承受着紧张局势的冲击。据当地人和专家称,巴基斯坦周三晚间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轰炸是该地区村庄和城镇40多年来遭遇的最猛烈炮击。
蓬奇县居民拉米兹·乔杜里告诉半岛电视台,“这是一个恐怖的夜晚。”
官员告诉半岛电视台,死者包括两名兄弟姐妹,他们的房屋被落在地上的爆炸炮弹压死;两名被炮弹击中的当地店主;一名七岁儿童;一名十几岁的男孩;一名35岁的家庭主妇;以及另外四名男子。
蓬奇县受灾最严重的村庄是沙普尔(Shahpur)、曼科特(Mankote) 和克里希纳加蒂(Krishna Ghati),而拉乔里县的拉姆(Laam)、曼贾科特 (Manjakote) 和甘比尔布拉赫马纳(Gambhir Brahmana)地区的炮击也加剧,居民纷纷逃往安全地带。

“这场战争是强加给我们的”
两周前,印控克什米尔旅游胜地帕哈尔加姆发生致命袭击,造成26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正在争议地区度假的印度游客,此后边境冲突不断。
周三凌晨,印度军用战机划过天际线,向邻国巴基斯坦发射导弹和其他弹药。印度当局称,他们至少瞄准了巴基斯坦境内的九个地点。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支持袭击印度游客的武装团体。然而,巴基斯坦否认了这一指控。印度声称其导弹击中了“恐怖分子大本营”,但巴基斯坦称袭击造成31人死亡,全部是“无辜平民”。
一些专家表示,当前军事紧张局势的规模和蔓延——印度袭击了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相距数百公里的四个城市,此外还袭击了巴控克什米尔的一些地点——在某些方面比1999年两国之间的上一次战争更加严重。
当时,巴基斯坦军队士兵伪装成叛军,在卡吉尔地区白雪皑皑、崎岖不平的山区(该地区实际上由印度控制)占据阵地,并引发了冲突。双方各有数百名士兵阵亡,但与本周不同的是,战斗仅限于卡吉尔地区。
新德里智库陆战研究中心(CLAWS)主任、前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官员塔拉·卡尔萨表示,“这场战争是强加给我们的。(帕哈尔加姆)袭击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反击的局面。”
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克什米尔南部普尔瓦马镇发生致命袭击,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炸毁了一支印度准军事车队,造成40名印度军人死亡,两国一度险些爆发战争。印度战斗机发射导弹袭击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巴拉科特。
但卡尔萨认为,当前的危机有所不同。
她说道,“双方都谨慎地应对了2019年。一切都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但这一次,情况却很残酷”,同时认为“印度一直非常成熟”。然而,巴基斯坦军方和文职政府指责印度煽动战争,加剧紧张局势。
克什米尔人正处于冲突的前线。周三,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三个不同地区遭到巴基斯坦炮击。
22岁的蓬奇县钱达克(Chandak)村居民阿尔塔夫·阿明告诉半岛电视台,“起初,我们以为是打雷。凌晨1点,天空就响起了隆隆声。”

“我们不想发生战争”
蓬奇距离控制线(LoC)仅10公里(6英里),这条争议边界分隔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区。阿明说,“炮击从昨天开始断断续续地持续着。不过现在已经停止了。”
社交媒体上迅速涌现出大量视频,展现了边境炮击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一段经半岛电视台证实真实性的视频显示,一名十几岁男孩的尸体在蓬奇被抬进一辆货车,尸体浑身是血。他的一只胳膊被炸断。同一段视频的不同片段显示,一名儿童的尸体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头部被炮弹炸开。
在这一切之中,有一句话响亮而清晰地浮现出来:“我们不想战争,”阿明说。
然而,当地民众对地方当局也感到愤怒。
查谟地区的政治分析家兼资深记者扎法尔·乔杜里告诉半岛电视台:“旁遮普的人们非常愤怒,因为没有人试图疏散他们。”
乔杜里表示,印度政府本应预料到巴基斯坦方面的袭击,并及时疏散人员,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他说,“但这些都没有发生,这让人们感到愤怒。人们感觉,过去每当两个交战国之间爆发冲突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都是这些山区的人民。”

控制线
控制线(LoC),也被称为“停火线”,是将巴基斯坦管理的克什米尔和印度管理的克什米尔分开的事实边界。当两国于1949年1月宣布停火时,这条线最初标志着军事战线。在1972年《西姆拉协议》之后,它被正式命名为控制线(LoC)。 (半岛电视台)
沉寂的枪声再次响起
控制线蜿蜒曲折,绵延740公里(459英里),穿过争议克什米尔地区的山脉、森林山脊、高山湖泊和河流。这条控制线于1949年在新独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爆发第一场战争后形成。当时,克什米尔是英国殖民者间接统治的565个土邦之一。
两国都集结军队,宣称对这片风景如画的地区拥有主权,最终陷入僵局,被迫承认对方的势力范围。停火线得到了联合国的承认,联合国试图斡旋在克什米尔地区举行全民公投,以便当地人民能够选择自己的未来。
公投未能举行,两国继续在争议边界上偶尔发生争执。1971年战争中巴基斯坦败给印度后,停火线更名为控制线(LoC)。2003年,在克什米尔持续十多年的起义开始平息后,两国启动了旨在缓和敌对状态的和平进程。印度利用停火期,用蛇腹形铁丝网圈起了自己一侧的控制线。
两国达成停火协议,并于2021年续签。
四年后,该协议实际上已支离破碎。

“这次炮击前所未有”
钱达克村民阿明说,虽然边境地区炮火交锋屡见不鲜,但自从四年前两国重申2003年停火协议以来,枪声已经相对平息。“跨境炮击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但这次炮击却是前所未有的。”
受灾最严重的蓬奇县的另一位居民表示,那里的人们现在已经开始遵守政府宣布的一系列战争协议,包括建造临时掩体。
居民们说,钱达克的许多学校已被改建成救济中心,提供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距蓬奇地区约260公里(162英里)的北部克什米尔巴拉穆拉区,边境村庄萨拉马巴德乌里(Salamabad Uri)的居民也逃离了家园。
40岁的村出租车司机穆什塔克·艾哈迈德说,“昨晚炮击非常猛烈,两座房屋被烧毁,许多人在边境对面的火灾中受伤。”艾哈迈德现在已经搬到乌里镇了。
萨拉马巴德被一片延伸至巴基斯坦境内、长满松树的山丘环绕,几乎持续不断的炮击使其满目疮痍。猛烈的炮火掀翻了房屋的波纹铁皮屋顶,使其暴露在刺眼的阳光下。炮击造成的熊熊烈火席卷了各个街区,留下了熊熊燃烧的废墟。
“我们担心最坏的情况,”艾哈迈德说,并补充说他的两个女儿(分别为9岁和11岁)也感到害怕。
“他们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我们会被杀吗?”艾哈迈德说,并补充说跨境炮击于周三凌晨2点开始,造成两名未成年人受伤——一名13岁女孩和一名4岁男孩。
80岁的居民古拉姆·穆罕默德·乔潘表示,他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了,无法离开家,但别无选择。
他说,“我这么大年纪,不得不离开家。晚上,枪声非常猛烈,到了黎明,村子就空无一人了。大家都逃走了。”
帕姆波雷(Pampore)的乌延(Wuyan)镇是一片高原地区,四周环绕着迷宫般的悬崖,这里生长着珍贵的克什米尔藏红花。镇上的居民说,他们在凌晨1:30听到一声巨响后从睡梦中惊醒。
居民古尔扎尔·艾哈迈德说,“一个火球爆炸了,发出一道闪光。我看到了两架飞机。其中一架迅速返回。但另一架爆炸的飞机残骸掉进了学校操场。后来,它开始冒出刺鼻的烟雾,引来了一大群人。”
巴基斯坦声称周三上午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斗机。尽管多份独立报告显示至少有三架飞机被击落,但印度尚未证实有任何此类损失。
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紧张局势升级,不确定性挥之不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恐惧和不确定。
居民们开始囤积食物、燃料和其他必需品,焦虑不安,绝望地想要在他们从未招致的暴力事件中生存下来。
乌里卡马尔科特(Kamalkote )村居民法鲁克·艾哈迈德说道,“战争永远不该让人高兴。炮弹落下时,他们不会问你的身份。那些鼓吹战争的人根本不知道,晚上孩子熟睡时,炮弹落到他们身上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