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飞机猎人:巴基斯坦如何能够击落印度战机?
5月7日星期三,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证实,巴基斯坦击落了五架印度军用战斗机。路透社援引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将军的话称,被击落的印度飞机包括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一架苏-30战斗机和一架俄罗斯制造的米格-29战斗机。
在此背景下,法新社报道称,印度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证实,三架战机因“不明原因”在该国境内坠毁。巴基斯坦军方随后宣布在拉合尔和卡拉奇等地区击落了25多架印度的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Harop)无人机,指责印度违反了两国控制线沿线的停火协议。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图片显示,一些碎片清晰可见,可能是中国制造的霹雳-15(基于P-15)导弹的碎片。据《战区》报道,导弹碎片落在印度旁遮普邦东北部的霍舍尔普尔地区。
虽然很难确认该导弹是否成功击落目标,但就我们所知,这种可能性很大,尽管这是巴基斯坦首次在真实战场上使用这种导弹。

特殊类型的导弹
由于伊斯兰堡与北京的密切安全合作,巴基斯坦近年来目睹了其战斗能力的显着更新,而霹雳-15远程空对空导弹是此次中巴空域合作的主要体现之一。
这种导弹是由中国航空工业公司(AVIC)开发的,自2016年以来一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提供服务,巴基斯坦已成为该导弹的第一位外国进口商,它已被整合到其最新的战斗机中。
从技术上讲,该导弹采用固体燃料(炸药和推进剂的均质混合物),配备了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导引头,使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惯性导航系统使其能够击中远距离快速移动的目标。
这种导弹的速度可达约 4 马赫(音速的四倍),并配有双向“数据链”,用于中途更新(甚至在发射后),使战斗机飞行员可以随时调整方向。
这种导弹的最大射程估计为200至300公里,但其出口型号PL-15E的射程可达145至150公里,可能超过印度目前武器库中的大多数西方和本土空对空导弹。
这种超长射程旨在匹敌或超越美国最新 AIM 120D阿姆拉姆导弹的射程。
巴基斯坦拥有多架能够携带和发射中国导弹的战斗机,例如JF-17雷电Block III和歼-10C(J-10C)。 2025年4月,巴基斯坦空军公开展示了一架携带四枚霹雳-15导弹的JF-17,证实了该武器已纳入其空中机队。
霹雳-15导弹携带破片弹头(估计重 20-22 公斤),旨在使用近炸引信摧毁战斗机,这意味着它不需要直接与飞机交战,但可以在近距离爆炸并摧毁它。
飞机猎人
在战斗中,霹雳-15导弹使巴基斯坦军队能够在敌机察觉并应对威胁之前对其进行攻击。这是超视距(BVD)导弹的一个关键特性,它可以攻击60公里以外范围内的目标,需要助推火箭发动机和主动雷达制导。
尽管印度拥有超视距空对空导弹,但与巴基斯坦从中国获得的能力相比,其射程仍然相对较短,例如俄罗斯制造的 R-77 导弹,射程仅为 80 公里。即使是欧洲新型流星导弹,挂载在阵风战机上,配备智能雷达导引头,其最大射程也只有150公里,仍然小于中国导弹的最大潜在射程。
这意味着霹雳-15可用于远距离瞄准高价值飞机(例如预警机或加油机),或在苏霍伊Su-30和阵风等战斗机发射导弹之前对其进行攻击。
这也意味着,在空对空作战场景中,配备霹雳-15导弹并连接数据网络的巴基斯坦空军飞机无需离开巴基斯坦领空,即可向来袭的印度战斗机或巡航导弹开火。

以前的经验
2019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空袭之一,为两国空军的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巴基斯坦空军使用先进的超视距导弹瞄准印度战斗机,但中国导弹尚未在巴基斯坦武装部队中服役。
当时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的导弹是美国的 AIM-120D阿姆拉姆,由一架 F-16 战斗机发射,攻击印度空军的一架米格-21 野牛战斗机。该导弹残骸在控制线印度一侧被发现,印度官员提供了其序列号作为巴基斯坦空军超视距导弹袭击的证据。
这是巴基斯坦首次在对印度的攻击中使用超视距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远程打击米格和苏霍伊 Su-30 飞机。
2019年的冲突证明了远程超视距空对空导弹的重要性。巴基斯坦空军可以从远距离攻击印度空军的飞机,而印度空军的中程 R-77 导弹则难以击中巴基斯坦的 F-16。
此后,巴基斯坦越来越多地向中国寻求性能更强大的导弹(最终购买了霹雳-15),印度也争相在其阵风战斗机上安装流星导弹,两国展开了军事能力现代化的激烈竞赛。
战斗机
中国已成为巴基斯坦多领域军事现代化的重要合作伙伴。在过去二十年里,尤其是过去五年里,中国的武器和专业知识对于巴基斯坦发展其空中、陆地和海军能力以及网络安全等其他领域至关重要。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在其2025年报告中估计,巴基斯坦81%的主要武器进口来自中国,高于上个十年后半期的74%左右。
JF-17“雷电”项目是中巴两国深厚国防关系的典型例子,北京方面提供设计和关键部件(如机身、航空电子设备,甚至最初的发动机),同时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国内生产。 JF-17(II 版和 III 版)的持续升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技术。
这款轻型战斗机设计灵活,可以满足巴基斯坦空军的需求。它价格低廉,采用现代技术,可执行多种任务,例如空对空作战(携带多枚中国BL系列导弹)和对地攻击(携带制导炸弹、巡航导弹和自由落体炸弹)。某些版本还可以执行电子侦察任务,甚至执行干扰任务。
此外,巴基斯坦于2022年采购歼-10CE(增强型第四代战斗机),体现了双方富有成效的合作,中国根据加速合同向巴基斯坦交付了36架飞机,使伊斯兰堡拥有了可与先进的区域战斗机相媲美的能力。
这款飞机具有强大的雷达,可以同时检测和跟踪几个目标,因为它具有抵抗混乱的能力,并且拥有中等的隐身能力,因为飞机具有部分降低雷达指纹的设计,并且具有高级电子设备,可促进战斗中飞行员的性能,并且由于飞机的良好动态设计和数字控制系统,因此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尤其是雷达,可以使中国飞机比同一代法国阵风战斗机具有一定优势。它具有多任务能力、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和成熟的作战能力。然而,据信与一些竞争雷达相比,它的雷达相对较小,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探测范围。
歼-10CE拥有卓越的雷达和超视距导弹射程,使其具有更远的探测范围和更好的抗干扰和打击能力。其较低的成本也使其成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实惠的选择。
无论如何,这个问题比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直接战斗更为深刻。此外,这些任务的成功取决于双方如何管理整个行动。
综合空军力量
事情并不仅限于空战。中国还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预警和空气控制平台(AEW&C),例如“ ZDK -03”,它们是装有非常强大的雷达和传感器的飞机,可以在很长的距离内——有时超过400公里——检测敌对的飞机,导弹甚至海上目标。
这些飞机不仅可以探测,还可以监视天空、海上和陆地上的威胁,协调友军战斗机的移动并引导它们飞向目标,通过向其他飞机(空中管制)发出指令来管理空战,这使用户本地雷达覆盖范围可以在地平线外检测目标。
这些飞机与中国地面雷达协同运行,成为综合雷达网络的一部分。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了各种监视雷达和探测系统,以提高低空覆盖范围(例如反隐形和反无人机雷达,尽管许多细节仍未公开)。
两国的密切关系还延伸到训练交流,巴基斯坦飞行员在中国使用先进的模拟器进行训练,中国教练员帮助巴基斯坦空军适应歼-10的系统,联合空中演习(例如“雄鹰”系列演习)让巴基斯坦空军和解放军飞行员能够交流战术和作战经验。
这一切都帮助巴基斯坦迅速采用了高科技战斗机和导弹。总而言之,尽管伊斯兰堡国内研发资源有限,但中国的合作使巴基斯坦空军能够部署一支现代化的空军,从联合生产战斗机到配备先进的弹药和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