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在其政府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将“立即全面”停火。美国媒体报道称,由于情报显示局势进一步升级,副总统J·D万斯、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和白宫办公厅主任苏西·威尔斯敦促紧急调解。万斯警告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称,局势可能面临灾难性风险,并鼓励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直接对话。

停火声明一出,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201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核战争可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造成多达1.25亿人死亡,核战争的阴影曾加剧地区焦虑,并引发了美国的外交狂潮。

然而,在印度,一些人对特朗普的声明有不同的看法。前印度陆军参谋长维德·普拉卡什·马利克在X上发帖称:“5月10日停火:我们不想追问印度未来的历史,只想问问它在采取动能和非动能行动后获得了哪些政治战略优势(如果有的话)。” 国会议员阿萨杜丁·奥韦西在同一平台上写道:“我希望宣布停火的是我们的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而不是外国总统。自1972年西姆拉事件以来,我们一直反对第三方干预。为什么我们现在接受了它?我希望克什米尔问题不要国际化,因为它是我们的内部事务。”

后一条评论可能指的是特朗普的声明,他表示愿意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合作,“看看在‘千年’之后,能否就克什米尔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美国总统宣布停火似乎被印度一些人视为莫迪政府在美国压力下退缩的迹象,而他提出调解克什米尔问题的提议则被视为印度长期以来拒绝第三方干预的立场正在受到破坏。

在南亚地缘政治中,认知往往超越现实——直到现实的残酷现实。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寄望于地区主导地位,并借助经济增长和核力量实现其扩张。然而,4月22日克什米尔抵抗阵线(TRF)屠杀事件后,印度的行动暴露了其脆弱性。印度本意是展现实力,但反应迟缓,这提升了巴基斯坦的地区地位,也削弱了莫迪政府的外交实力。

5月7日,印度启动“辛多尔行动”(Operation Sindoor),旨​​在摧毁与“正义革命阵线”(TRF)等组织相关的恐怖分子基地。印度声称这些组织得到了巴基斯坦的支持。在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的支持下,此次行动旨在国内民众的愤怒情绪中树立莫迪的强人形象。然而,行动的成功受到了质疑。巴基斯坦报告称有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伤亡,而印度则坚称只有恐怖分子基地遭到袭击。

巴基斯坦空军紧急出动战机阻止袭击,并声称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阵风”战斗机。两名美国官员向路透社证实,一架中国制造的歼-10战机在中国情报、监视和侦察(ISR)支援下击落了至少两架印度战机。印度尚未承认有任何损失。

印度媒体最初声称卡拉奇海港等巴基斯坦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的袭击,但这些明显是宣传手段的报道被证明是虚假的。

5月9日,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声称位于伊斯兰堡附近的一个基地。巴基斯坦军队则以短程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位于乌德汉普尔、帕坦科特、亚当普尔和布杰的印度空军基地进行报复。印度空军军官维奥米卡·辛格报告称,巴基斯坦的无人机和弹药袭击了民用和军事目标。

印度作为地区霸主的形象受损。印度政府明显高估了其“阵风”战斗机,并低估了巴基斯坦由中国支持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系统,而该系统能够提升战场精确度。

近年来,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支持大幅增加。自2020年以来,中国已占伊斯兰堡军事进口的81%。

多年来,一些印度国防分析人士警告称,鉴于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高风险举动仅获得美国和俄罗斯的有限支持,印度军方对中国支持的巴基斯坦毫无准备。另一些人则批评印度政府的外交政策鼓励中巴关系缓和。但新德里方面并未理会他们的警告。

过去几天的事件暴露了印度的战略局限性,模糊性被全球审视所取代。新德里的本能反应可能是增加国防预算,并进一步深化克什米尔的军事化。

印度政府在规划下一步行动时,应该认真思考,影子战争的现状以及暗中侵略加剧动乱的循环已难以为继。两国情报机构长期以来都支持代理人,导致从克什米尔到阿富汗等地局势动荡。

未来之路取决于新德里和伊斯兰堡做出明智的选择。未来政策的制定应以克制而非空谈为主导。否则,地缘政治动荡、经济停滞以及数百万人的生活困境将面临风险。印度和巴基斯坦拥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最贫困人口和超过3.5亿成年文盲,无法承受长期冲突。持续的紧张局势可能会阻碍印度的经济增长,并削弱巴基斯坦脆弱的经济,使任何战术性成果相形见绌。

本文仅表达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