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军事对峙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5 月 10 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停火协议,将双方从全面战争的边缘拉了回来。此前,双方的军事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四天后,双方爆发了争论,两国都宣称自己“战胜”了对方。
4月22日,枪手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哈尔加姆杀害了26名平民,随后冲突爆发。一个鲜为人知的武装组织“抵抗阵线”(TRF)最初声称对此事负责,印度则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该组织。尽管巴基斯坦否认与此次袭击有任何关联,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承诺将予以报复。
在邻国之间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外交举措后,紧张局势在军事上爆发。5月7日清晨,印度不仅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分子”基地发射了导弹,还向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四个基地发射了导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都向对方领土发动了致命的无人机袭击,并互相指责对方是袭击的始作俑者。
紧张局势在上周六达到顶峰,当时印度和巴基斯坦向彼此的军事基地发射了导弹。印度最初针对三个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其中包括在巴基斯坦军队总部的驻军城市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然后在巴基斯坦其他基地发射弹丸。巴基斯坦的导弹针对印度和印度管理的克什米尔的整个边界的军事装置,至少有四个设施。
随后,当世界为核武器邻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做好准备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停火,他声称这是由美国调解的。巴基斯坦对美国表示感谢,尽管印度坚称停火决定是由这两个邻国自主做出的,没有任何第三方干预。
自停火协议宣布以来,两国均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展示各自“成果”的“证据”。周一,印度和巴基斯坦高级军事官员通电话,承诺在未来几天维持停火。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双方都无法真正宣称自己在4月22日危机后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他们认为,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都遭受了损失,但都可以宣称自己获得了战略上的收益。

克什米尔国际化:巴基斯坦的收获
上周的军事对峙——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四次战争中的三次一样——源于两国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
巴基斯坦和印度管辖着克什米尔的不同地区,中国则管辖着其中的两条狭长地带。印度声称对整个克什米尔拥有主权,而巴基斯坦则声称对印度(但不包括伊斯兰堡的盟友中国)管辖的部分拥有主权。
1971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战争,导致孟加拉国成立。此后,新德里和伊斯兰堡签署了《西姆拉协议》,其中除其他条款外,承诺“通过双边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自那时起,印度一直认为,克什米尔争端以及邻国之间的其他紧张局势只能通过双边途径解决,不得有第三方介入。然而,巴基斯坦援引联合国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在推动解决方案方面发挥作用。
周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已准备好协助调解克什米尔争端。这位美国总统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我将与你们双方合作,看看千年之后,能否就克什米尔问题达成解决方案。”
伦敦国王学院高级讲师沃尔特·拉德维格表示,最近的冲突让巴基斯坦有机会将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这一直是其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
拉德维格告诉半岛电视台:“伊斯兰堡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参与调解,并将由此达成的停火协议视为需要外部介入的证据。”
相比之下,他表示,印度不得不接受外部斡旋的停火协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冲突。
《外交家》杂志南亚编辑苏达·拉马钱德兰表示,印度莫迪政府或许通过军事行动巩固了其民族主义支持基础,但停火也可能使其在国内政治上失去一些优势。
拉马钱德兰说道,“莫迪政府在民族主义鹰派支持者中赢得了一些支持。但强硬派人士对停火协议的接受度并不高。”
强调“恐怖主义”:印度的收获
然而,分析人士也表示,上周紧张局势的升级,以及以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为导火索的事件,也对印度有利。
拉德维格说道,“在外交上,印度成功地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武装组织上,再次呼吁伊斯兰堡采取有意义的行动。”
他提到“再次与在其领土上活动的武装组织扯上关系,对巴基斯坦的声誉造成了损害”。
拉德维格补充道,“尽管伊斯兰堡否认参与并呼吁进行中立调查,但国际论坛上的举证责任日益落在巴基斯坦身上,巴基斯坦必须展现其积极的反恐努力。”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指责巴基斯坦资助、训练和庇护支持克什米尔脱离印度的武装团体。巴基斯坦坚称,它只向克什米尔的分离主义运动提供外交和道义支持。
飞机被击落或对巴基斯坦有利
印度声称其5月7日的袭击造成100多名“恐怖分子”死亡。巴基斯坦则表示,印度导弹击中了清真寺和居民区,造成40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儿童,另有11名军事人员丧生。
伊斯兰堡还声称,其战斗机紧急出动进行回击,并击落了多架印度战机。
印度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这些说法,但巴基斯坦军方已公开分享其声称能够识别被击落飞机的详细信息。法国和美国官员已证实,印度损失了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和一架俄制战机。
印度官员也向半岛电视台证实,至少有两架飞机在印度管辖的领土内坠毁,但未说明坠机者所属国家。
分析人士称,鉴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均承认双方战机均未越过边界,坠毁飞机残骸出现在印度管辖的领土上,表明这些飞机很可能是印度飞机。
华盛顿特区史汀生中心高级研究员阿斯凡迪亚·米尔告诉半岛电视台,随后的停火对巴基斯坦来说意味着利好。“尤其是,飞机被击落的消息得到了多个独立消息来源的证实。因此,巴基斯坦可能认为停火更有利于巩固这一红利。”
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学者兼安全分析师穆罕默德·舒艾布称,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打击是战略误判。他说:“他们对巴基斯坦反击能力的解读是错误的。”
然而,拉德维格表示,夸大巴基斯坦任何胜利的意义,例如可能击落印度战机,都是错误的。他表示,“这些充其量只是象征性的胜利。它们并不代表明确或毫不含糊的军事收获。”

进一步扩大跨境影响力或对印度有利
分析人士认为,从很多方面来看,印度取得了更实质性的军事成就。
除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科特利和穆扎法拉巴德之外,5月7日,印度导弹还瞄准了旁遮普邦的四个地点。旁遮普邦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邦,也是该国的经济中心。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印度还发射了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深入巴基斯坦境内,包括拉合尔和卡拉奇等巴基斯坦主要人口中心。
5月10日,印度导弹击中了三个巴基斯坦空军基地,这些基地在巴基斯坦旁遮普邦的深度比巴基斯坦当天袭击的印度基地在印度境内的深度还要深。
简而言之,印度展现了比巴基斯坦更强大的影响力。这是自1971年两国战争以来,印度首次成功袭击旁遮普邦。
拉马钱德兰表示,印度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跨越两国在克什米尔的实际边界——控制线,而且深入巴基斯坦腹地发动军事回应。印度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拉德维格也表示,印度成功袭击旁遮普省,严重违反了巴基斯坦的防御态势。
停火能维持下去吗?
两国军事官员周一举行会谈,同意维持停火,并同意立即采取措施减少边境地区的驻军。预计将在48小时内举行第二轮谈判。

然而,当天晚些时候,印度总理莫迪表示,战斗只是“暂停”。
尽管如此,史汀生中心的米尔仍然相信停火协议能够维持下去。
他说道,“双方都面临着过去一周出现的制约因素和机遇,总的来说,停火对双方来说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拉德维格赞同这一观点,称停火协议反映了双方对缓和局势的共同利益,即使它不能解决导致危机的紧张局势。
他说道,“印度在这次事件中显著改变了游戏规则。印度政府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允许伊斯兰堡和拉瓦尔品第对反印恐怖组织进行似是而非的否认的策略。”
“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如何处理其领土上的恐怖组织似乎是决定停火能否稳固的关键因素。”
真纳大学的舒艾布——同时也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研究员——强调了持续对话的重要性。
他警告说,维护和平将取决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和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安全态势。
正如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跨境分裂主义一样,伊斯兰堡也指控新德里支持俾路支省的分裂主义叛乱,但印度对此予以否认。
“任何后续暴力事件都有可能变得更加血腥和蔓延,” 舒艾布说道, “双方都试图进行消耗战,这可能会对城市人口造成重大损害,而冲突本身却不会带来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