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袭击后伊朗核计划就结束了吗?
随着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世界见证了近几十年来最具争议的袭击之一——美国对伊朗核计划设施发动了集中袭击。尽管政界和媒体界很快就谈论伊朗核野心的“终结”,但更深层次的战略解读——由知名专家和学者的评估支持——却揭示了一幅不同的画面。
《华盛顿邮报》援引Maxar公司的图片报道,专业公司分析的卫星图像显示,在袭击发生前,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周围有“异常”的车辆移动。袭击发生后,图像显示地表遭到破坏,但尚未证实该地点深层防御工事是否遭到破坏或地下建筑是否发生根本性倒塌。这种模式表明,袭击可能针对的是场地的地面基础设施,但没有对防御设施造成大规模破坏。
官方声明含糊不清且相互矛盾
关于此次“袭击”造成的损失程度,官方说法不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宣布,根据五角大楼的初步信息,此次袭击“完全成功”,其中一枚炸弹已被“拆除”。这句话表明该过程非常有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尔多核电站所在地库姆省的一名伊朗官员否认核电站遭受任何重大损坏,坚称核电站“并未受到严重损坏”。这种言论上的矛盾增加了评估真实情况的难度,并对罢工的实际目标和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
国际原子能机构证实,三个目标地点均未记录到放射性泄漏,这表明袭击并未影响这些设施的放射性安全。天空新闻和半岛电视台等知名新闻媒体的报道指出,此次袭击“减缓了伊朗核计划的进展”,但并未完全阻止。福尔多核电站仍是一个“现有威胁因素”,这意味着其恢复运行的能力尚未完全消失。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迪恩·萨尔在美国对伊朗核反应堆发动袭击的同一天接受《以色列时报》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官方消息人士承认,此次袭击“最多使该计划延迟两到三年”,但也承认“这并不意味着计划已经结束”。
痛苦但不是致命打击
截至撰写本文时,《卫报》、《国土报》和NBC的调查报道称,袭击瞄准了福尔多周围的设施,但尚未证实防御工事是否被完全突破。然而,卫星图像显示,该建筑群的某些部分受到“表面损坏”,但并未完全倒塌。
通过分析现有信息,可以清楚地看出,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福尔多地下设施“彻底摧毁”或倒塌。根据这些报纸的分析和目前掌握的信息,这次袭击似乎造成的损失有限,可能导致电力或冷却系统中断,但防御工事完好无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袭击发生前,即6月17日《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篇先发制人的报道中,军事分析人士指出,福尔多核设施由于其地质深度,即使使用掩体炸弹也可能无法完全摧毁。据新闻网站报道,这些估计后来解释了为什么华盛顿在袭击之后没有宣布彻底摧毁该设施,而只是谈论减缓伊朗的计划。
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的核专家大卫·奥尔布赖特(David Albright)表示:“我们没有看到福尔多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只要地下掩体还在运转,伊朗就拥有一个默默滴答作响的核时钟。”
他还指出,巨型钻地炸弹(MOP)并未发挥出全部效能,导致这次袭击“在战略上没有取得决定性成果”。

科学知识不会被轰炸
科学专家指出,伊朗核计划不仅仅是离心机或混凝土设施,而是由数千名核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组成的知识基础设施,以及分布在广泛地理区域的设计和开发基础设施。
根据贝尔弗中心的报告,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核专家马修·布恩称,“军事打击可能会迫使伊朗相信核威慑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并可能加速其军备扩张,而不是减缓其速度。”
即使是最乐观的以色列评估,例如《以色列今日报》(2025 年 6 月 20 日)的报道,也将此次袭击描述为“减缓行动,而非根除行动”。由于有替代离心机、盟友(俄罗斯和中国)的支持以及通过中间商的平行供应网络,伊朗重建技术基础设施的能力很强。
我们正在见证核沉默吗?
一位能源专家表示,美国的这次袭击是一次“震撼性但非决定性”的袭击。设施遭到破坏,物理基础设施受到震动,技术步骤可能已经放缓。但有迹象表明该计划尚未完成,因为它不仅仅是建筑体,而是埋藏在地下和头脑中的人类知识。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此次袭击可能出乎意料地促使伊朗从“监控”计划转向更隐蔽、更实质性的计划。
也许这里最重要的战略教训是,真正的战斗不是在地图上,而是在思想、实验室和政治意图上。也许军事压力越大,伊朗就越会从谈判逻辑转向“核沉默”逻辑。伊朗可能采取的选项包括退出国际谈判,并模糊地掩盖其核计划,这可能表明德黑兰可能会采取谈判以外的其他道路。
伊朗核计划结束的说法只不过是政治愿望的宣言,而不是战略现实。最有可能的是,该计划并没有被取消,只是被暂时停止,或者被迫改变其形式,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