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伊朗关系史:从1953年政权更迭到特朗普袭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日下令进行直接打击,他称这些打击“摧毁”了中东国家境内的关键核设施,此后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已飙升至几十年来的最高点。
自1979年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亲西方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以来,伊朗一直是美国在该地区最大的对手。自那时以来,两国在诸多问题上争执不休,包括伊朗的核野心、伊朗对该地区代理人的支持以及美国的政治干预。
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将伊朗视为威胁,上周在指责伊朗发展核武器后,对伊朗发动了前所未有的袭击。以色列的说法没有得到任何可信证据的支持,但特朗普在以色列袭击后将美国拖入了战争。
周日,美国直接袭击了伊朗,特朗普政府称这是一次高度复杂的秘密袭击,涉及125多架美国飞机和75枚精确炸弹。华盛顿表示,它“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但德黑兰警告将进行报复。

以下是自1953年以来美国-伊朗关系的时间线:
- (1953) 美国支持的政变和沙阿复辟:紧张局势最初始于民主选举产生的伊朗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试图将英伊石油公司(现为BP)国有化。自20世纪初发现石油以来,英国殖民势力控制着这家合资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摩萨台在1951年当选后将该公司国有化的举动激怒了英国。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英国策划政变,并支持曾被废黜的君主巴列维重新掌权成为沙阿。
- (1957) 原子能和平计划:沙阿对核能伊朗的雄心得到了美国和其他西方盟友的支持。两国签署了一项核协议,用于核能的民用,作为时任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的“原子能和平计划”计划的一部分。十年后,美国向伊朗提供了一座核反应堆和用于燃料的铀。核合作构成了当前核问题的基础。
- (1979) 伊斯兰革命:尽管德黑兰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蓬勃发展,但伊朗人民在沙阿的独裁统治下呻吟,并抵制西方影响力对其事务的过度干预。革命抗议活动于1978年末开始席卷全国,并迫使沙阿于1979年1月逃离。流亡的伊斯兰学者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回国统治新的伊斯兰共和国。
- (1980) 美国切断外交关系:在美国允许沙阿流亡后接受癌症治疗后,伊朗学生闯入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绑架了52名美国人,长达444天。华盛顿切断了外交关系并对该国实施了制裁。沙阿在流亡中去世。
- (1980-88) 美国支持伊拉克入侵:在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伊拉克入侵伊朗后,萨达姆·侯赛因急于反击霍梅尼的意识形态,美国站在伊拉克一边,加深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战争持续到1988年,双方都有数千人死亡。伊拉克也对伊朗使用了化学武器。
- (1984) 支持恐怖主义国家认定:在黎巴嫩发生一系列袭击事件后,美国被卷入其中,此前以色列入侵了该国。罗纳德·里根总统正式将伊朗认定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在贝鲁特的一次军事基地袭击中,241名美国军人丧生。美国指责真主党,一个受伊朗支持的黎巴嫩什叶派运动。然而,后来里根在幕后与伊朗合作,以解救被真主党扣押的美国人质。当此事曝光时,被称为“伊朗门事件”的丑闻对里根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 (1988) 伊朗航空客机被击落:在海湾地区战争紧张局势甚至双方军事军舰直接交火之际,一艘美国海军舰艇于7月8日闯入伊朗水域,向飞往迪拜的伊朗航空民用航班(IR655)开火。机上290人全部遇难。美国声称这是一个错误,但没有正式道歉或承担责任,而是向遇难者家属支付了6180万美元作为赔偿。
- (1995) 更严厉的制裁:1995年至1996年间,美国施加了更多制裁。随后,比尔·克林顿总统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与伊朗进行交易,而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惩罚投资伊朗能源部门或向伊朗出售先进武器的外国实体。美国援引伊朗的核发展以及对真主党、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等团体的支持作为理由。
- (2002) “9·11”事件后果:在美国遭受“9·11”袭击后,乔治·W·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表示,伊朗与伊拉克和朝鲜同属“邪恶轴心”。当时,伊朗一直在幕后与美国进行谈判,以打击他们的共同敌人——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合作关系恶化,到2022年底,国际观察员注意到伊朗拥有高浓缩铀,从而招致了更多制裁。
- (2013) 伊朗核协议:2013年至2015年间,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开始与伊朗进行高级别会谈。2015年,德黑兰同意了核协议,正式名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该协议将限制伊朗的核活动,以换取制裁的放松。中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和欧盟也是该协议的缔约方,该协议将伊朗的铀浓缩限制在3.67%。
- (2018) 特朗普退出核协议: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美国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了该协议,并对伊朗重新实施制裁。特朗普和以色列一直对该协议持批评态度。伊朗也取消了其承诺,并开始生产超出协议限制的浓缩铀。
- (2020) 伊朗革命卫队领导人被刺杀: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美国在巴格达的一次无人机袭击中杀害了伊朗将军卡西姆·苏莱曼尼,他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精锐圣城部队的负责人。一年前,美国政府将圣城部队列为“恐怖主义”组织。伊朗对美国在伊拉克的资产进行了报复性打击。
- (2025) 致德黑兰的信:3月,特朗普向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发出一封信,提议就核协议进行新谈判,并设定了60天的最后期限。但哈梅内伊拒绝了这一提议,称美国并非寻求与伊朗谈判,而是对其施加要求。谈判在阿曼和意大利非正式开始,马斯喀特担任调解人。特朗普声称他的团队在几轮谈判后“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并警告以色列不要发动袭击。德黑兰也表达了乐观态度,但坚持拥有铀浓缩的权利——这是谈判中的一个症结。在第六轮美伊谈判前一天,以色列对伊朗各地发动了袭击。
- (2025) 美国袭击:美国轰炸了伊朗的三个关键核设施,理由是出于安全考虑和保卫以色列。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