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会重蹈历史覆辙,领导伊朗政变吗?
自从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以来,华盛顿传统新保守派圈子以及犹太游说团体中要求德黑兰政权更迭的呼声日益高涨。周日凌晨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和导弹袭击后,这种言论愈演愈烈。
美国高级官员正式否认美国有任何改变伊朗政权的意图。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人们猜测,如果局势发生变化,伊朗开始对华盛顿的利益进行报复,美国可能会采取甚至协助采取这种行动。
新保守派(支持美国在海外霸权的运动)将有关政权更迭可能性的讨论的严肃性,归因于以色列对伊朗进行的密集情报攻击的成功,这些攻击导致多名伊朗高级军事领导人和核科学家被暗杀,国防设施遭到破坏,并在伊朗领空建立了空中优势。
过去的教训
他们认为,德黑兰——已经承受了一周多的压力和袭击——可能更愿意达成协议并放弃其核野心,这可能为内部政权更迭铺平道路。
但他们忽视了过去二十年的教训:投降并不意味着安全。萨达姆·侯赛因被消灭,他的国家遭到入侵,随后利比亚前负责人卡扎菲放弃核计划并被推翻。
政权更迭不现实是有原因的。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失败经历仍留在数百万美国人的心中,特别是考虑到其所付出的巨大人力和物力代价。除了数十万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死伤外,还有至少7000名美国人死亡,数万人受伤。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接近以色列的美国声音呼吁伊朗政权更迭,同时强调这不太可能自行发生,只需要美国的直接压力。
美国分析人士常常低估伊朗政府的实力,这或许是由于两国之间四十多年的敌对状态。德黑兰已禁止美国研究人员和专家访问。
9·11袭击事件后,尽管伊朗暗中协助美国对抗“两国共同的敌人”塔利班,小布什总统却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朗与伊拉克和朝鲜一起称为“邪恶轴心”。
华盛顿的研究界并不知道,伊朗军队的双重结构是为了抵抗政变而设计的。除了由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部队组成的常规武装部队外,还有革命卫队。
这一切的背后是“巴斯基”,一个庞大的准军事网络,拥有数十万名成员,遍布伊朗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社区、学校和清真寺。他们不一定忠于伊朗政权,但致力于捍卫国家机构和伊朗的独立。
政变
华盛顿曾在 1953 年参与策划了推翻伊朗民选政府的政变,伊朗人对此记忆犹新。
同年,在伊朗民选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承诺将伊朗油田国有化后,美国协助策划了一场政变,推翻了这位总理。鉴于当时华盛顿和英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此举被他们视为一次沉重打击。
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此次国有化举措当时被视为苏联的胜利。
政变的目标是支持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成为伊朗国王,并任命法兹卢拉·扎赫迪将军为新总理。
政变前,美国中央情报局与英国秘密情报局(SIS)及其合作的安全部门通过虚假信息和动员亲沙阿的力量,帮助煽动反摩萨台骚乱,组织反对摩萨台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军方很快也加入了抗议活动。
英国文件显示,为了给伊朗新总理扎赫迪提供一些稳定,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他上任后的两天内秘密提供了 500 万美元。
2013年,解密的中央情报局文件被公布,首次证实其参与其中。但当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 2009 年承认他希望发动政变时,美国的角色得到了更新,当时要求更多自由的示威浪潮开始了,但很快就被镇压了。
摩萨台被推翻后,华盛顿加大了对巴列维的支持,而伊朗人对外国干涉感到不满,这加剧了反美情绪和持续至今的不信任。在沙阿成为美国的亲密盟友后,20 世纪 70 年代末,数百万伊朗人走上街头反对沙阿政权,他们认为该政权腐败且不合法。
持续的疏远
世俗抗议者反对沙阿的独裁主义,而伊斯兰抗议者则反对他的现代化议程。 1979 年革命推翻了他的统治,结束了美国支持的君主制,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并在阿亚图拉霍梅尼的领导下实行教士统治。
革命成功后,由于美国对沙阿政权和象征的支持,伊朗学生袭击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劫持了数十名美国人质,要求华盛顿交出沙阿进行审判。华盛顿允许巴列维进入德克萨斯州,到一家晚期癌症中心接受治疗。
444天后,在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宣誓就职几分钟后,伊朗释放了人质,以换取解冻国家资产。危机期间,美国切断了与德黑兰的所有官方外交关系,至今仍未恢复。
一些专家怀疑华盛顿对伊朗的攻击是否会导致伊朗国内政治动荡,威胁伊朗革命政权的生存。
以色列毫不掩饰其希望通过此次袭击推翻现政权的愿望,但美国人认为,政府垮台可能会导致一个更加敌对和危险的政权出现,而这个政权或许会由革命卫队的成员领导。
如果伊朗国家解体,内战就可能爆发,灾难性的不稳定局势可能蔓延至伊朗境外。
尽管存在风险,《华尔街日报》仍在推动德黑兰政权更迭。两天前的一篇社论指出,“很难相信自1979年以来一直掌权的伊朗革命政权的继任者会比现政权对该地区造成更糟糕的影响”。
该报还谈及:“新领导人可能希望放弃任何核野心,加入中东新兴的贸易世界,而现政权将继续寻求地区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