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伊朗的失败
以色列在伊朗持续轰炸11天后取得了什么成果?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承认停火的声明中声称,以色列的目标已经实现。至少可以说,这种说法似乎是有问题的。
在这场短暂的战争开始时,他宣布了两个目标:“摧毁核计划”和“政权更迭”。
核计划被“斩首”了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伊朗似乎将可裂变材料从遭到美国袭击的福尔多核设施运出。该核储备是其核计划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斩首”行动似乎失败了。
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造成了哪些损害(如果有的话)?这一点也不清楚。以色列成功说服美国使用掩体炸弹——巨型钻地炸弹(MOP)——袭击伊朗核设施,但美国几乎没有为以色列的进攻提供任何其他帮助。由于伊朗不太可能允许外部进入,因此,破坏程度难以评估。
以色列在伊朗引发了“政权更迭”吗?简而言之,它实际上恰恰相反。以色列试图通过暗杀伊朗各安全机构的军事领导人来引发反对该政权的起义。这一策略基于以色列的坚定信念:动摇敌人稳定的最佳途径是暗杀高级领导人。但这从未奏效。唯一可能的例外是哈桑·纳斯鲁拉之死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影响,但这与黎巴嫩内部的政治动态息息相关。在所有其他情况下,以色列的暗杀行动都未能带来任何重大的政治变革。
就伊朗而言,暗杀行动使民众团结在政府周围。以色列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IRGC)的高级指挥官,该组织或许是当前伊朗政坛最有权势的势力,但也是伊朗民众最痛恨的势力之一。尽管如此,许多自认为坚决反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尤其是反对伊朗革命卫队的伊朗人,最终却转而支持伊朗。伊朗人认为,伊朗遭受攻击的不仅仅是“政权”,而是整个国家。
以色列试图轰炸“政权象征”,结果只会让局势雪上加霜。以色列试图将对因酷刑折磨政治犯而臭名昭著的埃文监狱的空袭,描绘成对伊朗人民反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压迫的斗争的贡献。然而,以色列的轰炸实际上加剧了囚犯的处境,因为当局将许多囚犯转移到了不明地点。
以色列人经常用“以色列末日时钟”来表明伊朗致力于摧毁以色列,而轰炸这个时钟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悲了。
以色列轰炸伊朗国家广播公司(IRIB)也荒谬至极。以色列声称此举是为了遏制伊朗政权的宣传企图。正如许多以色列人指出的那样,这次爆炸事件让伊朗人有了威胁以色列电视台的借口。
如果以色列未能实现其既定的战争目标,它是否至少成功地团结了世界,让公众忘记加沙,并再次将以色列描绘成一场正义之战?这充其量也值得怀疑。诚然,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和美国确实袭击了伊朗核设施。他们这样做违反了国际法的几项重要规则。这可能会产生长期影响。然而,特朗普并没有与以色列并肩参战。袭击结束后,战略轰炸机立即返回美国。
在实施轰炸前后,特朗普反复重申他希望美国与伊朗达成协议,其中可能也包括以色列。美国总统协助以色列似乎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利益以及海湾盟友的利益。
尽管包括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内的多位世界领导人迅速表示支持美国的打击和“以色列的自卫权”,但没有人采纳以色列的严格要求,其中包括伊朗根本不能进行铀浓缩。
世界重新回到了“无核武器”的模式,而伊朗此前已宣布愿意遵守这一模式。
在中东的军事发展方面,世界似乎认为伊朗是合法的贸易伙伴。这对以色列来说是损失,对伊朗来说却是胜利。
以色列腹地遭受的真正破坏也应纳入考量。以色列迅速占领了伊朗的空中优势,几乎随心所欲地发动袭击。然而,伊朗导弹屡屡突破以色列著名的防空系统,直击以色列腹地乃至全国,使其陷入瘫痪,同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破坏。以色列的拦截导弹已所剩无几,且无力立即补充。以色列经济迅速陷入停滞。这无疑是伊朗的又一次胜利。
伊朗在战争中伤痕累累,伤亡惨重,全国各地持续不断的轰炸造成了数百人伤亡和实际损失。但即使在以色列的大规模军事打击下,这个伊斯兰共和国也没有崩溃。
伊朗导弹击中目标,伊朗的形象未受损(世界大多数国家将其视为以色列袭击的受害者),伊朗的应对选项也未受到严重限制。伊朗提前警告称将对美国袭击其卡塔尔军事基地进行“报复”,从而成功缓和了局势。
伊朗的强大足以说服特朗普,在停火协议看似被违反后,警告以色列不要发动攻击。伊朗最终展现了它想要的面貌——依然屹立不倒,并且拥有未来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