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式宣布退出苏联时期与瑞典达成的关于交换核设施信息和及时报告相关事件的双边协议。该协议可以追溯到1988年,当时是波罗的海地区预警系统的基石之一。

根据已取消的协议,双方必须每年交换有关其核设施运行的信息,该协议还包括报告核反应堆发生的任何事故,其义务还包括在记录到不合理的高辐射水平或存在辐射跨境可能性时立即报告。

虽然克里姆林宫尚未发表详细评论,但俄罗斯的决定是在瑞典加入北约的背景下做出的,当时俄罗斯退出了与芬兰和挪威等北欧国家的几项合作协议,这表明莫斯科对北欧和东欧安全合作的态度发生了战略转变。

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库尔斯克核电站 (路透)

政治背景和影响

观察人士认为,俄罗斯的退出反映出其减少参与核和环境安全协议的趋势,特别是与北约成员国的协议。

欧洲研究所斯堪的纳维亚部门研究员格里戈里·沃尔科夫向半岛电视台表示,随着和平核能领域合作的减少以及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恶化,特别是在瑞典于2024年3月正式加入北约之后,该协议失去了意义。

沃尔科夫补充说,这一举措是在国际核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做出的,特别是在伊朗和以色列发生军事对抗之后,这预示着军备竞赛将再次爆发,而且形势可能比冷战时期更加复杂。

法律和技术层面

国际法专家丹尼尔·佩特连科则淡化了退出对俄罗斯国际义务的影响,并解释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起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仍然有效。他表示,俄罗斯与瑞典的协议具有互补性,各方都有权根据其立法限制某些信息,除非这些信息涉及辐射安全。

不过,佩特连科警告称,终止该协议意味着取消双方在发生核事故时立即报告的义务,这可能会导致紧急情况下信息交换延迟,增加辐射或环境暴露的风险。

尽管莫斯科尚未正式将退出决定与瑞典加入北约联系起来,但这一决定的时机强化了人们的印象,即此举是俄罗斯更广泛退出冷战后合作与透明体系的一部分。

协议条款

该协议要求双方每年至少交换一次以下信息:

  • 核反应堆。
  • 核燃料循环设施。
  • 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
  • 核燃料和核废料的运输和储存作业。
  • 放射性同位素的和平利用(农业、医疗、工业)。
  • 突发核事故可能导致跨境辐射泄漏。

佩特连科认为,瑞典可能认为此举具有政治意义,并可能影响其他领域双边合作的道路,尽管他不排除未来在国际机构的框架下或通过新的区域倡议达成替代方案的可能性。

归根结底,俄罗斯的决定代表着莫斯科与其欧洲邻国之间核合作的衰落。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战略对抗的气氛正在重新抬头,人们担心在缺乏有效预警机制的情况下发生辐射泄漏或跨境核事故。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