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党与武器问题:向风暴低头与重建力量平衡
2025年8月5日,黎巴嫩在总统约瑟夫·奥恩主持下召开了部长级会议。议程中最突出的议题是“限制武器”问题,这直接指向真主党的武器。会议持续了五个小时,“什叶派二人组”(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的部长们退场。然而,这并没有阻止黎巴嫩政府发布“限制武器”的正式决定,并制定了明确的实施时间表。政府设定2025年底为完成这一进程的最后期限,黎巴嫩军队正在制定一份执行计划,并于8月底前提交给政府审查批准。“什叶派二人组”拒绝了这一决定,真主党认为该决定“违宪”,尽管一位什叶派部长法迪·马基出席了会议。
在2025年8月7日举行的第二次会议上,政府批准了美国拟议文件中“确保停火可持续性”的目标,但未讨论其余条款及其实施机制。政府正在等待黎巴嫩军队就此问题提交的实施计划报告。在内阁批准该文件之前,所有什叶派部长都退出了会议。阿迈勒运动和真主党两大阵营拒绝了该文件,认为其“违宪”,尤其是在所有什叶派部长都退出的情况下。
这份美国文件,或者说美国特使汤姆·巴拉克的文件,“旨在”确保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于2024年11月27日生效的“停止敌对行动协议”的“可持续性”。该文件包含目标、机制以及黎巴嫩方面根据《黎巴嫩塔伊夫协议》和联合国第1701号决议(该决议在2006年战争后结束了敌对行动)解除真主党武装的时间表。该文件还包含以色列应遵守的其他步骤,例如从其仍占领的五个地点撤军,停止陆空侵犯,以及与国际社会和黎巴嫩盟友提供援助相关的其他条款,例如划定边界以及对黎巴嫩及其军事和安全部队的支持。
本评论旨在阐述真主党武器的作用及其在近期以色列对黎巴嫩战争后的命运,并解答四个基本问题:黎巴嫩政府最近的决定意味着什么?其背景是什么?真主党希望从武器平衡中得到什么?它试图如何维持这种平衡?此外,本评论还探讨了这一问题对黎巴嫩未来的影响。
决定背景及其意义
黎巴嫩内阁决定限制向国家提供武器,是在国内和地区形势严峻,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威胁下做出的。路透社在2025年7月29日的报道中披露,华盛顿方面已规定,黎巴嫩内阁正式决定承诺解除真主党武装,是重启其在黎以之间进行的任何新谈判或调解努力的先决条件。黎巴嫩政府仓促发布这一决定,似乎是为了避免政治和外交孤立,同时继续要求以色列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和美国调解,履行停火协议的剩余条款。
这项决定的直接含义确认了黎巴嫩政府已选择走“限制武器”的道路,该道路仅限于其官方机构,兼顾了国内外因素。设定于2025年底的时间表反映出,政府意识到,如果没有与真主党进行最低限度的协调,该决定就无法实施。真主党是黎巴嫩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军事、安全和民众基础仍然保持着高度凝聚力。在没有与真主党达成谅解的情况下强行实施该决定,可能会引发威胁国家稳定的安全混乱。
尽管该决议的时机反映了对美国压力的回应,但2025年底的最后期限以及在没有讨论其中剩余机制的情况下批准美国文件的目标,为真主党适应该决议或试图影响其进程和内容留下了空间,以适应地区事态发展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
这一决定也考虑到了地区现实,尤其是考虑到真主党的主要支持者伊朗,尽管在最近12天的战争中遭受重创,但仍保留着对地区事务的相对影响力。一些伊朗官员的言论清晰地表明,德黑兰正在采取一项战略,以恢复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同时致力于与华盛顿就其核计划进行谈判。如果这些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将对真主党在黎巴嫩的地位及其在政治格局和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产生直接影响。
这段时期也为地区大国影响黎巴嫩政治格局提供了额外的机会,特别是因为一些政党预计,定于2026年5月举行的议会选举将成为改变黎巴嫩政治力量平衡、削弱真主党在国家机构中影响力的关键时刻。如果这种可能性进一步增强,那么在政府做出这一决定后,外国势力的干涉可能会加剧,试图影响选举进程以及黎巴嫩政治体制内各政治力量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如果真主党拒绝遵守解除武装的决定,以色列很可能会将真主党在南部郊区、南部地区和贝卡谷地的“环境”作为目标,因为这些地区是真主党的社会和政治孵化器。
真主党想要什么?
黎巴嫩政府限制武器的决定遭到真主党的明确拒绝,他们通过精心策划的民众升级和直接的政治立场表达了出来。在第一次内阁会议召开之际,真主党副秘书长纳伊姆·卡西姆在伊朗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赛义德·伊扎迪(又名哈吉·拉马丹)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讲话。卡西姆重申“抵抗是《塔伊夫协议》的一部分”,并强调武器问题“不属于投票范畴”。该决定发布后,真主党发表官方声明,称该决定“如同不存在一样”。同时,真主党也重申了对话的开放态度,含蓄地表明了希望保持谈判余地并避免与政府直接对抗的意愿。第二次内阁会议结束后,在真主党和阿迈勒运动影响的地区爆发了大规模但纪律严明的示威活动。
尽管真主党立场如此,但该党似乎无力强行拒绝这一决定,也无力在国内或地区范围内公开对抗。相比之下,政府设定的2025年底裁军时间表,缩小了真主党的回旋余地,使其处境艰难。尤其重要的是,真主党始终拒绝任何在其所谓的“国防战略”或“国家安全战略”框架之外提出“裁军”的方案,而这些战略应由国家层面商定。这一战略维护了真主党在对抗以色列的军事角色,或者至少确保了武器问题与国防事务挂钩。
真主党拒绝讨论拟议的“美国文件”,认为其违反了2006年停火协议以及最近签署的停火协议中提到的第1701号决议。该党声称,该协议仅规定解除黎巴嫩南部和利塔尼河以南地区的武器,利塔尼河以北地区的武器属于黎巴嫩国内事务。真主党声称,其已履行了该协议规定的义务,而以色列并未履行其任何义务,并继续占领黎巴嫩南部的五个边境据点,而以色列本应在协议实施后60天内撤出这些据点。以色列继续屡次违反协议,并在包括首都贝鲁特在内的黎巴嫩多个地区使用无人机针对其认为的真主党成员实施暗杀。纳伊姆·卡西姆进一步指出,在地区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叙利亚局势发展之后,以色列已经后悔签署该协议。尽管它最初并未坚持该条约,但现在正试图重新制定该条约以满足其利益。
短期来看,真主党似乎正试图尽可能地拖延时间,利用地区局势脆弱且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一现实,试图推迟任何与其武器相关的关键决定。黎巴嫩政府设定的时间表是一个政治施压因素,但并未反映出真正的力量平衡,这使得国家能够在未与真主党达成谅解或和解的情况下将决定强加于真主党。
此外,该地区局势尚未稳定,这可能为真主党留下一些回旋余地。加沙战争尚未结束,仍在困扰着以色列及其盟友。叙利亚的新局势依然脆弱,随时可能出现符合真主党利益的局面。尽管伊朗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正在减弱,但它并未离开该地区,目前正在寻求通过外交和安全手段恢复其影响力,而真主党在其中不可避免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更广泛地说,“阿克萨洪水行动”在该地区的影响范围尚未结束,真主党担心黎巴嫩,尤其是通过其交出武器,可能成为重塑该地区力量平衡的起点。因此,真主党似乎热衷于通过对话并在制度框架内维持政治冲突,同时尽可能地维护其地位和军事优势,直到局势发生变化。
从长远来看,如果真主党被迫放弃武器,它希望将其主要限制在重型和进攻性武器上,例如精确制导导弹和先进无人机,同时保持有限的威慑能力,以确保其作为一支潜在军事力量的生存,以便在形势发生变化时能够随时调用。在此背景下,我们注意到真主党言论的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援引“抵抗力量”在保护黎巴嫩免受以色列威胁和“塔克菲尔运动”的影响方面发挥的作用,将武器定义为国家必需品。第二方面强调,什叶派是一个受到威胁的地区少数民族,他们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担心可能反弹到他们身上或成为攻击目标的危险。这种观点基于过去十年“极端组织”在该地区扩张的经验。新叙利亚沿海地区和苏韦达发生的事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论调。真主党意识到,这种论调可能会加剧宗派主义言论,并引发黎巴嫩及该地区伊斯兰分裂的历史。然而,在黎巴嫩和地区宗派主义逻辑的框架下,这种言论为真主党武器提供了“生存之盾”的掩护。
归根结底,真主党寻求在黎巴嫩实体内维持其武器能力。如果它被迫在规模、类型或部分武器方面做出让步,它明白情况可能再次发生变化,而其重振军事和政治力量的能力取决于灵活的定位,而非彻底放弃。尽管目前对其军事实力的依赖正在下降,但真主党在伊朗地区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先进地位依然稳固,该党仍在努力确保其继续作为一个重要参与者存在,尽管只是暂时的防御性行动,但这并不排除其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的是,真主党将武器视为黎巴嫩什叶派生存保障的做法正在不断扩大,无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或准确。真主党不像其他伊斯兰运动那样将自己置于伊斯兰主义-党派主义的等式中。相反,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真主党对其什叶派身份及其黎巴嫩环境特殊性的认识不断增强。从这个角度来看,真主党试图建立一种平衡,将武器视为什叶派生存的保障,并由此保障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延续性。通过这样做,真主党——有意或无意地——促成了“新黎巴嫩什叶派政治”的形成,并试图融入该政治结构,成为黎巴嫩实体内部的创始成员之一。
展望未来
真主党认为,它不能仅仅依靠以色列公开提出的解除武装的要求。如果黎巴嫩势力减弱,它就无法保证以色列不会从黎巴嫩夺取领土或继续攻击南方人及其他地区。真主党担心叙利亚局势和新政府的变化,尤其考虑到它曾与被推翻的前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并肩参与叙利亚战争,而这场战争是叙利亚现代史上极其惨烈的战争。这意味着,真主党至少坚持使用防御性武器,同时接受以色列不攻击它的保证,而以色列目前断然拒绝这一要求。
相比之下,黎巴嫩对真主党武器的体验并不好,这些武器一直是黎巴嫩危机和争端的根本组成部分,特别是自2005年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以来。所有其他黎巴嫩派别都拒绝真主党使用武器,而什叶派仍然忠于真主党。
在上次战争之后,以色列得以将这些武器转化为黎巴嫩以及所有其他黎巴嫩教派和势力的负担。甚至真主党的一些前盟友,例如自由爱国运动,现在也支持解除武装。以色列似乎试图瞄准真主党的社群和宗派基础,将其变成负担。
显然,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不愿看到真主党的武器继续主宰黎巴嫩政坛。伊朗扩张时期,真主党在该地区所扮演的角色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立场。除非黎巴嫩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果断立场,否则这些国家不太可能向黎巴嫩提供足够的支持,以克服其财政和政治危机,更不用说重建了。
黎巴嫩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在于:如何在解除真主党武装的同时,实现安全和主权,尤其是在南部地区。另一方面在于,在以色列不承诺停火协议并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的情况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除真主党的武装,同时确保以色列不会袭击黎巴嫩南部。第三方面在于,是否有可能在不引发内部冲突或失去阿拉伯支持的情况下,将真主党及其武器纳入黎巴嫩境内,尤其是在黎巴嫩迫切需要支持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其201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这些挑战——关于武器以及与以色列对抗的背景——使黎巴嫩面临几种可能性,其中三种与当前形势最为相关:
第一:继续维持现状,即真主党的武器将继续存在,以色列将继续在黎巴嫩境内五个地点驻扎,并在必要时根据其判断侵犯黎巴嫩领土。以色列将继续针对黎巴嫩境内任何被认为的威胁。这在短期内似乎很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伊朗与美国对话被推迟的情况下。
第二:以色列可能再次升级冲突,迫使黎巴嫩,尤其是真主党,接受其全部或大部分条件,特别是与解除武装相关的条件,并强制实施安全安排,无论是在两国边界划定的框架内,还是独立于两国之外。这种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局势发展,尤其是在伊朗作用减弱或遭遇新的军事或政治挫折的情况下。
第三:将第一点和第二点的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达成一项限制真主党武器规模和威力的协议,特别是限制无人机和导弹,尤其是在安全安排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危机(源于与以色列的对抗)的部分后果或许会得到消除。黎巴嫩内部危机可能会持续下去,真主党的“抵抗”作用将受到限制,其武器仍将留在黎巴嫩境内,等待黎巴嫩各派系达成内部和解。这种可能性与黎巴嫩的传统危机类似,如果真主党能够恢复元气并能够承受外部压力,尤其是如果美国介入国会中期选举,这种可能性就有可能实现。
结论
以色列对真主党武器问题的处理方式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当前形势是“抓住失败”的战略机遇。这种观点源于以色列坚信,该组织的军事能力已基本耗尽,以色列的技术优势仍然具有决定性,并且该组织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恢复平衡或建立有效的威慑能力。因此,以色列为真主党解除武装设定了极端条件,却没有向黎巴嫩国家提供任何相应的保证。事实上,以色列明确拒绝了黎巴嫩要求的“循序渐进”原则。
在真主党武器问题上,美国的做法最具影响力。其最终目标与以色列的愿景一致,但基于现实与平衡的考量,两者存在分歧。可以说,如果以色列无法强制推行其方案,华盛顿至少可以接受的条件是剥夺真主党攻击或威胁以色列的军事能力,削弱其在黎巴嫩政治和安全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其代表权和诉求限制在其教派范围及其在黎巴嫩框架内的权利范围内。
另一方面,真主党即使承认遭遇挫折,也不会承认彻底失败。真主党声称,如果以色列考虑入侵黎巴嫩,它仍然有能力阻止以色列,并强调特拉维夫并不寻求大规模战争,因为这将耗费高昂,且双方利益不相容。从这个角度来看,真主党呼吁坚定不移,在内部依靠其“教派”基础及其在黎巴嫩教派结构中的地位,在总体上依靠“抵抗群众”,在地区层面依靠伊朗的持续支持。这一努力旨在恢复平衡,重塑其地位,并逐步改变国内及与以色列对抗中的平衡态势。
然而,真主党既无能力扭转局势,又无法在面临压力或与黎巴嫩政府对抗时完全坚持其武器,否则国家将面临内部崩溃或潜在的混乱。因此,黎巴嫩政府在这方面取得的任何进展,从真主党的角度来看,或者更确切地说,从真主党的主要盟友、议会议长纳比赫·贝里的角度来看,都将被视为黎巴嫩的一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以色列必须采取类似的措施予以回应。力量对比是这条道路上的决定性因素:要么黎巴嫩逐步做出让步,无需任何补偿;要么黎巴嫩的进步将受到以色列的回应——或者可能是多个回应——这取决于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的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