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与中国的关系:达累斯萨拉姆正在向东方靠拢
随着坦桑尼亚即将在2025年10月迎来关键大选,人们的目光转向其与中国不断发展的关系。中国在该国发展与基础设施项目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影响着达累斯萨拉姆的外交政策方向。
这种合作的扩大,源于2024年双边关系的丰收之年。当时,两国庆祝建交60周年,并将这一年定为中坦文化旅游年。
两国在其间举行了不寻常的文化与军事活动,包括联合海军演习,以及在中国资助下于多多马为坦桑尼亚国防军建造新总部。
两国执政党高层互访,显示官方与党际关系的提升,也确立中国为大选前阶段的战略伙伴。
地区影响
作为东非共同体创始成员,坦桑尼亚在维持外交平衡方面面临挑战,尤其在中国影响力日益渗透的情况下。非洲事务学者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易卜拉欣指出,这种亲近可能会引发地区集团对达累斯萨拉姆政策取向的质疑,并削弱其在中西方竞争加剧背景下充当调停者或区域领导者的能力。

坦桑尼亚的收获
坦桑尼亚受益于中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教育与卫生等领域的大型项目,包括翻修贝加莫港、升级坦赞铁路,以及对坦桑尼亚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免除关税。
中方承诺向非洲提供约500亿美元发展资金,其中290亿美元为优惠贷款,110亿美元为直接援助,从而体现了对非洲的长期承诺。
债务陷阱之忧
尽管中国占非洲债务约12%,坦桑尼亚相比地区其他国家采取更谨慎策略。其外债总额约72.9万亿坦桑尼亚先令(约290亿美元),其中16%来自中国与印度。阿卜杜拉博士强调,应在合同中保持透明并确保项目经济可行,以避免如赞比亚与斯里兰卡那样因不平衡条款而陷入债务危机。

经贸关系
坦桑尼亚是非洲接受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尽管中国在坦桑尼亚出口目的地中排名第五,但贸易逆差明显倾向中国。停滞的贝加莫约港项目在总统萨米娅上任后重回谈判桌,显示政府有意以更平衡的条件重新洽谈,以维护坦方利益。
中国投资
2023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约600亿美元,重点投向采矿与基础设施。在中国湖南省建立了吸引投资到坦桑尼亚的平台,有超过600家中国科技企业进入坦桑市场,并计划在达累斯萨拉姆设立常设电子产品展览会,扩大中国在当地数字经济的影响。
萨米娅总统访华
2024年9月,萨米娅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签署战略协议,涵盖铁路发展、债务减免与优惠贷款。双方宣布将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涉及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及工业与技术能力建设,体现共同的发展愿景。

军事关系
坦桑尼亚是中国在非洲最早的军事伙伴之一,双方多次举行联合演习,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7月与莫桑比克共同参加的“和平与团结”演习。中国在坦修建战略军事设施,并提供约90%的军备,从而显示了双方防务合作的深度。
这些演习与坦桑尼亚和美国的安全会谈同步,反映了达累斯萨拉姆在国际力量竞争中的战略位置。坦桑军队建军初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协助建立,这赋予中国在其军队中一定的历史与象征性影响力。
软实力
中国在坦桑尼亚大学设有孔子学院,并每年为当地学生提供奖学金。尽管新冠疫情后赴华留学暂停,但文化交流活动仍在继续,包括在坦桑媒体定期发表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以加强中国在当地文化意识中的存在。

党际支持
中国共产党与坦桑尼亚革命党保持长期紧密的意识形态关系。2024年6月至7月,坦方接待中共代表团,并在中国资助下重启“尼雷尔”干部培训学校,显示了中方在政治盟友建设上的意愿。
即将到来的大选
革命党将推举总统萨米娅参加2025年10月的大选,同时排除了反对派领袖廷杜·利苏,从而引发了国内政治紧张。在经济与政治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与中国的党际合作可为执政党提供额外的组织与意识形态支持。
尽管面临地区与国际挑战,坦桑尼亚仍在推动与中国的关系,驱动力来自对快速发展与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求。
中国在双边关系中并不附加民主价值观条件,但期望在台海等问题上获得外交支持。在西方选择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是坦桑尼亚的有吸引力的伙伴,但这也引发了对地区平衡与民主要求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