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调查发现缅甸存在”系统性酷刑”证据
联合国调查人员表示,他们已掌握缅甸拘留设施存在系统性酷刑的证据,并指认责任人员中包含高层官员。
联合国缅甸独立调查机制(IIMM)于本周二表示,被拘留者遭受了殴打、电击、勒颈及钳子拔指甲等酷刑。该机制成立于2018年,旨在调查可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阅读更多
“我们通过目击者证词等重要证据,揭露了缅甸拘留设施中的系统性酷刑”,该机制负责人尼古拉斯·库姆吉安在随16页报告而发布的声明中这样表示。
联合国调查组称,部分囚犯因酷刑死亡,并记录了儿童遭受虐待的情况——这些儿童常被非法拘留,作为失踪父母的替代惩罚对象。
报告指出,联合国调查组已向缅甸发出20多次正式信息请求和入境申请,均未获回应。缅甸军政府未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军方多次否认实施暴行,声称其行动是为维护和平安全,并将动乱归咎于”恐怖分子”。

调查结果涵盖截至6月30日的一年期间,并基于1300多个信息来源,包括数百份证人陈述、法医分析、照片和文件。联合国缅甸独立调查机制表示已锁定涉案高级指挥官身份,但为避免打草惊蛇暂不公开姓名。
报告还发现政府军和武装反对派均存在即决处决行为。缅甸冲突双方官员均未予置评。
缅甸当前动荡始于2021年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后爆发的全国性冲突。联合国估计,为镇压异议和扩充兵源,已有数万人被拘留。上月,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结束4年紧急状态,在计划选举前自任代总统。
联合国缅甸独立调查机制的调查权限涵盖缅甸自2011年以来的侵权行为,包括2017年军方针对以穆斯林为主的罗兴亚人的镇压(导致数十万少数民族逃往孟加拉国),以及政变后对多个族群的暴行。
该机制还协助英国等国的国际法律程序,但报告警告称,联合国预算削减可能会影响其工作。
报告称,”财政压力威胁该机制持续开展关键工作、支持国际和国内司法努力的能力”。
来源: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