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幕反映大国重返太空竞争的场景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加快计划,旨在2030年前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座小型核反应堆。这一步不仅为太空探索开辟新前景,也在太空法律领域引发新的挑战。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尽管管辖外层空间的国际法律已存在数十年,但其中部分条款尚未在实践中真正检验。专家警告,美国宇航局的这一举动提出了关于这些规则的棘手问题,并可能在争夺月球控制权的竞争加剧时引发冲突。

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兼美国运输部长肖恩·杜菲上个月要求加快推进,在2030年前将核反应堆送上月球。他在一份首先由Politico披露的正式指令中表示,这项技术将“支持未来的月球经济、在火星上产生高功率能源,并增强美国在太空的国家安全。”杜菲还指出,自2024年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多次重申其共同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在月球上安装核反应堆。他在指令中补充称,第一个在月球上部署核能源的国家“可以宣布该地点为禁区”。

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核电站(社交网站)

先到者得利

据《华盛顿邮报》视觉项目记者玛哈姆·贾维德报道,这一美国声明在太空法律专家中引发争议。虽然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禁止各国对月球任何部分提出主权要求,但其中一些条款却在事实上赋予先到者间接优势。密西西比大学空间法中心执行主任米歇尔·哈农指出,“谁先到,实际上就更有权排除他人。”

此外,美国在2020年制定的《阿尔忒弥斯协定》提出了保护人员与设备的“安全区”概念,但并未明确这些区域的大小或持续时间,这为广泛解释甚至政治利用留下空间。而且中国与俄罗斯并非该协定的签署方,这将使未来任何法律共识更加复杂。

在雄心与垄断之间

美国宇航局将目标锁定在月球南极地区,据认为那里在永久阴影的陨石坑中含有大量冻结的水,同时还有相对充足的阳光,可为发电提供良好条件。但由于月球夜长达两周,阳光有限,核能被视为支持探测车甚至建立永久人类定居点的理想选择。

专家认为,如果在月球上设立大范围安全区,可能导致资源垄断,引发国际冲突,并催生类似19世纪“淘金热”的竞争,伴随环境风险与劳工剥削问题,尤其是在私营企业为牟利参与月球资源开采的情况下。

尽管拟建的核反应堆功率仅为100千瓦,规模并不大,但它在技术和政治上都是一个先例。核能专家警告,仓促开发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可靠性问题,同时带来放射性废物管理的挑战,这些废物可能在月球表面存在数百年。

美国的这一项目体现了科学雄心与巩固太空战略影响力的结合。但法律的不确定性、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技术与环境风险,使得月球核反应堆竞赛成为一个悬而未决、充满棘手问题的外层空间未来议题。

来源: 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