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措施给中国工厂造成负面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压力日益增大,基于此,中国工厂正采取大幅削减成本的措施,包括缩短工时、强制休假以及削减工资。
生存压力与需求下降
在南方城市佛山,一家橱柜厂的老板柴先生(音)表示,他正寻求将工资成本削减约30%,以保持与其他已停止向美国出口并转向其传统市场澳大利亚的中国公司的竞争力。
他补充道:“我们正在采取抵抗模式,以维持工厂的运转……我的公司目前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他指出,他的员工人数从新冠疫情前的200人减少到仅剩100人,而且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减少班次并给予工人无薪假期。
在被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吸引后,柴先生失去了他在澳大利亚的两个最重要的客户。他证实,工厂目前的产能仅有一半,并被迫降价10%,这导致加班时间减少,而加班费过去占到工人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工人的平均基本工资(不含加班费)约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约合697美元)。

隐性失业与工资压力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官方失业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但由于缩短工时和无薪休假未被纳入官方统计数据,“隐性失业”率正在上升。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付出代价的是工人……这是一种疯狂模式。如果你的出口处于亏损状态,那就不要出口”,她补充道,“统计数据不会显示工人是贸易战的主要输家,因为他们不会正式失业,但他们的工作时间会减少,工资也会降低。”
临时工数量增加与工资下降
越来越多的工厂主开始使用临时工来完成新订单,然后在需求下降时解雇他们。在中国南方共同拥有三家工厂的冯先生(音)表示,他解雇了30名全职工人,然后又雇佣了一些临时工,以避免支付社保。
在武汉(华东地区)的就业市场内,每小时工资已从去年的16元降至目前的14元。在广州市大塘村(华南地区),自2021年以来一直在一家服装厂工作的张先生(音)表示,他以前每天能挣400元,但现在却很难找到一份工资只有之前一半的工作。他还指出,在今年7月他只工作了14天时间,而这威胁到他支付儿子每年1万元的幼儿园学费的能力。

信心危机
专家们表示,这些压力导致消费支出进一步萎缩,零售额下降,通胀率在7月份稳定在零水平。
哈佛大学莫萨瓦-拉赫马尼中心研究员理查德·亚罗表示,纺织、家具和简单电子产品等低技能行业工人的工资压力,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广泛的通货紧缩压力”。
在深圳的就业市场,研究人员报告称,一些电子工厂的职位提供的工资在每小时17至28元之间,但求职者还抱怨不合理的折扣和费用。
求职者黄先生(音)表示,在房地产市场崩盘后,他失去了物业管理工作,连续5天都在找工作。他拒绝了一份需要预付80元招聘费的工作:“我宁愿用来买菜也不愿付给他们。”
路透社报道的这些消息揭示了美国关税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其全部影响并非体现在经济增长或贸易指标上,而是体现在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日益脆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