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以色列安全报告中一直将巴勒斯坦被占区东部边界视为一条静默的战线,很少将其列为优先事项。然而,2023年10月7日的事件彻底颠覆了这一格局,占领方对其此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产生了质疑。

因此,8月10日的突袭行动成为了一次实际考验。它不仅暴露了部署和应对计划的漏洞,也凸显了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难度。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这些试验之前,地面部队得到了大规模增援,但这并没有消除占领方安全机构对边境日益增长的担忧,尽管边境周围有设备和障碍,但边境现在仍被视为易受渗透的软肋。

尽管边境周围布满了设备和障碍,但现在它仍被视为一个容易被突破的软肋(法国媒体)

以色列的模拟与日益增长的担忧

在以色列军方暗示内阁决定对加沙实施控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征召预备役部队后,这些担忧开始公开浮现。现在的问题并非征召的原则,而是这些部队的规模以及部署的目标。

此次声明发表之际,以色列在与约旦接壤的东部边境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突击演习,旨在检验总参谋部和各军种的战备状态。视察组抵达各指挥中心,评估军队应对10月7日事件引发的突发多线作战态势的准备情况。

演习覆盖了所有主要指挥部和作战指挥室,考察了在增援部队抵达前关键的最初90分钟内值班军官的表现。演习在空中、海上和陆地进行,包括特种部队的演习。

据希伯来语报纸《Ynet Global》报道,此次演习检验了指挥部的战备状态、部署区域的决策速度、部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装备和武器的可用性,即使并非所有部队都已就位。

演习场景还包括与警方和摩萨德合作演练的国内和跨境安全事件。疑似渗透程序(从突发事件过渡到全面战争的程序)已启动。

此次突袭演习场景包括从约旦大规模渗透,表明以色列占领军目前不仅在准备打击走私行动,还在准备跨越边境发动直接攻击。据《以色列时报》报道,演习重点关注从约旦边境发动的地面入侵。

这种担忧已不再是假设。9月18日,一名约旦卡车司机向以色列士兵开火,造成两人死亡,随后被占领军击毙。此次行动之后,以色列加强了安全措施,并暂时关闭了过境点。

此次行动之后,以色列报纸《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尊严行动”表明,以色列官员近年来对来自约旦的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已经成真。

该报认为,仅仅一名武装人员进入过境点本身就是一个严重问题,类似于2024年9月8日马希尔·贾齐在艾伦比桥实施的行动,该行动导致三名以色列边防人员死亡。该报还指出,来自约旦的威胁的严重程度尚不清楚。

东部边境薄弱环节

模拟演习暴露了以色列军队未能解决的弱点。以色列国防军发表的声明指出,这些弱点包括难以快速将大部队调往东部边境,这构成了重大挑战,尤其是在同时部署在多个地点的情况下。

声明还指出,派遣增援部队应对突发事件在时间上存在困难,而小型模拟卡车却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迅速从约旦和叙利亚抵达,凸显了应对快速、突发突破的难度。

以色列军方强调,虽然没有记录到像10月7日事件那样的重大失误,但模拟表明,部队之间的协调以及通过陆空快速转移极其复杂,人口密集区和地方部队的韧性已成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习期间,戈拉尼和克菲尔训练基地(用于训练步兵部队进行演习和作战行动的军事基地)以及战斗直升机和海军导弹艇均被调动,以保护天然气平台等敏感地点。据《Ynet Global》报道,这反映出以色列军队在应对任何突发威胁时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实际挑战。

《耶路撒冷邮报》9月份指出,10月7日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对边境局势日益担忧,因此,以色列军队正在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来应对威胁。

其中一项措施似乎是组建“第96旅”,该旅仅用48小时就组建完成。该旅被称为“基列师”,于6月开始行动,负责保卫边境,包括应对来自约旦的潜在威胁。据希伯来语媒体报道,该旅还下辖“第47团”,这是一支混合作战部队,负责巡逻约旦河谷,并保卫东部边境,包括艾伦比桥过境点等敏感地区。

以色列广播公司(Kan)报道称,吉拉德师是以色列军队46年来成立的第一个新师,由两个常备营组成,此外还有五个预备役师,这些预备役师将与新师一起行动,并在紧急情况下保持警戒。

该师预计将在南部增设一个区域军事旅,并在2026年1月前将其作战范围扩大至瓦迪阿拉巴枢纽。

该师的组建伴随着紧急情况场景和快速反应行动的模拟。据以色列TBS通讯社报道,这是首次由国家地面训练中心牵头,与其他安全机构和地方当局合作开展的师级训练演习,旨在提升战备能力。

吉拉德师的任务是保卫边境,包括应对来自约旦的潜在威胁(以色列军队)

占领的脆弱性与持续存在的缺口

有几个因素使得东部边境比官方报告显示的更加脆弱。据退役准将戴法拉·达布比称,最突出的因素包括某些领域缺乏人力专业知识,以及过度依赖可能受到干扰或地下渗透影响的电子系统。

退役准将萨拉赫·阿巴迪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东部边境地势崎岖,由于边境漫长且成本高昂,监控难度极大。此外,以色列安全机构兵力过于分散,分散在多个战线上,导致实际战备状态不佳。

专家认为,当地定居点在自我保护和边境监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由预备役士兵和定居点居民组成的地区部队与部署在边境的军事指挥部和观察站协同工作。

自2023年10月7日加沙地带爆发灭绝战争以来,占领方对监控其与约旦边境的兴趣日益浓厚。希伯来语媒体2月透露,以色列军队正在继续使用新系统加强边境监控,以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例如渗透企图、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行动以及武器走私。

退役少将穆罕默德·萨马迪则认为,这些过境点并非平民使用的军事禁区,安全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精确监控。此外,突袭行动给以色列当局带来了额外压力,暴露出安全管控与实际情况之间缺乏协调,也凸显了预测潜在威胁的难度。

自加沙地带灭绝战争开始以来,占领方对监视其与约旦边境的兴趣日益增加(盖蒂图像)

技术壁垒背后的恐慌

作为加强东部边境政策的一部分,以色列政府宣布了一项计划,将在与约旦的边境修建一道高科技安全围栏,其中包括先进的监视系统、机动军事单位和指挥基础设施。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该项目旨在加强以色列在约旦河谷的存在。该项目原定于6月开工,从以色列北部哈马特盖达尔附近延伸至埃拉特北部,全长约425公里。预计耗资约52亿新谢克尔(约合14亿美元)。

尽管该项目是一项长期计划,但萨马迪认为,占领方将在短期内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例如加强对边境口岸和道路的管控。预计这些措施包括:

  • 对乘客和卡车的通行实施临时限制,并利用前往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车队作为对约旦的筹码。
  • 加强边境巡逻监视,增设检查站。
  • 加强对司机和车队的筛查,包括使用辐射扫描仪、深入搜身和使用警犬。
  • 使用现代监控技术,包括无人机和智能摄像头,并可能依赖人工智能进行行为分析。

退役准将戴法拉·达布比赞同这一观点。他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占领方历来依赖先发制人的措施,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被不想要的领土包围。这些屏障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其中最突出的是约旦河。此外,还有由铁丝网组成的安全围栏,其中一些配备了电子传感器或警报器。在一些地方,围栏还通电以增强防护等级。

达布比补充说,有一条约15米宽的土路与围栏平行。这条路每天检查三次(早上、中午和日落前),以确保没有脚印或渗透的迹象。这条路被两道铁丝网隔开,每道铁丝网高1.5至3米,并配有警报传感器,以监控任何异常动静。

正如达布比所解释的那样,该地区受到沿边境分布的几个观察点的保护,每个观察点都配备了摄像头和窃听设备,有些地方还配备了先进的成像设备。

这些观察哨通常位于高坡上,配备3至5名士兵驻守,他们配备夜视镜,有时还配备手电筒,以侦察任何渗透企图。他表示,一些观察哨还配备了重机枪,并定期进行白天巡逻。

在人道主义方面,加沙地带灭绝战争的影响依然清晰可见,平民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与此同时,以色列将继续承受其在加沙地带行动及其后果的后果,生活在怀疑、恐慌以及来自周围环境的持续威胁和困惑之中。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