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的一项新分析显示,世界主要首都极端高温天数显著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增加了25%。

报告指出,在43个人口最多的首都中,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天数从1994年至2003年期间的平均1062天增加到2015年至2024年期间的1335天。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分析表明,全球各地的极端高温天数均有所增加,意大利首都罗马和中国首都北京的极端高温天数翻了一番,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极端高温天数则增加了两倍。

马德里的极端高温天数也从每年25天增加到47天,就连气候温和的伦敦,其超过30°C的气温天数也翻了一番。

该研究所研究员安娜·瓦伦茨基强调:“地球气温上升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如果我们不适应这些变化,数百万人将面临危险的生存条件,尤其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她补充说,最贫困的群体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城市,那里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居住在贫民窟或非正规住区。

尽管迫切需要到2030年将化石燃料排放量减少45%,以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但化石燃料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而发出这一警告正值此之际。

尽管需要到2030年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C以内,但导致气候危机的化石燃料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

结果,2024年,从美国、加拿大到埃及、中国和日本,世界各地都出现了酷热天气,7月份气温达到创纪录的41.2摄氏度,导致超过1万人住院治疗。

在欧洲,6月至8月间的热浪导致至少16500人死亡。

来源: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